帮你提升成绩,规划学习路径,设计职业方向,解决作业难题,指导论文写作。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九八五题库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作业论文指导
扫码关注
作业论文指导,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超星学习通24-25-1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答案
学校: 无
问题 1: 1. 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
选项:
A. 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
B. 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
C. 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D. 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
答案: 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
问题 2: 2.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 ()
选项:
A. 它的存在性
B. 它的物质性
C. 它的可知性
D. 它的矛盾性
答案: 它的物质性
问题 3: 3. 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
选项:
A. 否认物质是运动的
B. 否认运动是绝对的
C. 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 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答案: 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问题 4: 4.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的是()
选项:
A. 时间的有限性
B. 时间的客观性
C. 时间的不可逆性
D. 时间的相对性
答案: 时间的不可逆性
问题 5: 5.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
选项:
A. 相互依存.相互联系
B. 相互离异.相互排斥
C. 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D. 相互吸引.相互贯通
答案: 相互离异.相互排斥
问题 6: 6.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
选项:
A. 相互离异.相互排斥
B. 相互反对.相互否定
C. 相互分离.相互转化
D. 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答案: 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问题 7: 7.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选项:
A.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D.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 8.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选项:
A. 事物数量的增加
B. 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C. 事物的运动变化
D.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 9.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选项:
A. 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B. 辨证否定的观点
C.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 对立统一的观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 10.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是( )
选项:
A.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 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 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D. 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结果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 11.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为( )
选项:
A. 社会意识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同步性
B. 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往往具有不平衡性
C. 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D.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 12. 下列各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相对静止的有( )
选项:
A. 事物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B. 物质没有发生位置移动
C. 事物运动处于某种特殊状态
D. 事物没有发生根本质变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 13. 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原理告诉我们( )
选项:
A. 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B.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 矛盾的次要方面对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有影响
D. 处理矛盾首先要认清并抓好矛盾的主要方面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 14. 下列表述中,体现矛盾特殊性的有( )
选项:
A. 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B.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C. 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 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5: 15. 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6: 16.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7: 17. 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8: 18. 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基础和原则。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9: 19. 共性是个性的总和。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0: 20. 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1: 21. 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2: 22.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3: 23. 社会进步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因此,社会发展是直线上升的。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4: 24. 没有“无果之因”,也没有“无因之果”。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5: 1. (2013年考研政治第17题)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人类解放包括( )
选项:
A. 从自然的压迫下解放出来
B. 从客观规律的制约下解放出来
C. 从旧的社会关系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D. 从旧的传统观念的禁锢下解放出来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6: 2. (2020年考研政治第1题)恩格斯于 1820 年 11 月 28 日出生在德国巴门市的一个工厂主家庭。他称自己一生所做的事就是“拉第二小提琴"。恩格斯不仅与马克思一起创立马克思主 义,参加并指导国际工人运动,而且在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恩格斯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著作是( )
选项:
A. 《共产党宣言》
B.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C. 《反杜林论》
D. 《自然辩证法》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7: 3. (2019年考研政治第1题)马克思、恩格斯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最前沿,他们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马克思恩格斯领导创建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 )
选项:
A. 国际工人协会
B. 正义者联盟
C. 共产主义者同盟
D. 社会主义工人国际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8: 4. (2018年考研政治第1题)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考试题库,在线教育 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其创始人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在德国特利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出生在德国巴门市的一个工厂主家庭,他们放弃了舒适安逸的生活,毅然选择了充满荆棘坎坷的革命道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因为
选项:
A. 德国是当时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B. 他们对时代有着超越常人的认知能力
C. 社会历史条件和个人努力的相互作用
D. 他们拥有优良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9: 5. (2010年考研政治第1题)1984年1月3日,意大利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请求他为即将在日内瓦出版的饿《新纪元》周刊的创刊号题词,而且要求尽量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的社会 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以区别于伟大诗人但丁的对旧纪元所作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界定。恩格斯回答说,这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 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表明,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
选项:
A.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B. 实现人类永恒不变的普适价值
C. 建立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
D. 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0: 6. (2022年考研政治第1题)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 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根本原因在于( )
选项:
A.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
B. 马克思主义具有自觉的历史担当
C.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自我革命的武器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1: 1.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从( )
选项:
A. 主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B. 客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C. 生物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D. 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2: 2.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本质上是()
选项:
A. 反映论
B. 经验论
C. 先验论
D. 能动的反映论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3: 3.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选项:
A. 反映论的观点
B. 可知论的观点
C. 辩证法的观点
D. 实践的观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4: 4.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选项:
A.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 经验论和唯理论
C. 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D. 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5: 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选项:
A.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 主体对客体的思维建构
D. 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识真理性的标准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6: 6. 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
选项:
A. 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 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7: 7.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
选项:
A.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B. 实践是人们有目的的活动
C. 实践不仅具有普遍性的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D.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8: 8. 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是指?
选项:
A. 从感觉到知觉,从知觉到表象
B. 从概念到判断,从判断到推理
C.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D. 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性到感性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9: 9. 在中国,为了治疗疾病,古代就产生了中医学。这说明( )
选项:
A.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B. 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C.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D. 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0: 10. 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
选项:
A. 交通警察维持交通秩序
B. 医生给病人做手术
C. 农民收割庄稼
D. 运动员参加体育比赛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1: 11.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是是否承认( )
选项:
A.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 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 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2: 1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选项:
A. 世界的可知性
B. 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 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D. 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3: 13. 人类活动的两大原则是( )
选项:
A. 实践原则
B. 真理原则
C. 思想原则
D. 价值原则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4: 14. “白板说”属于直观反映论。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5: 15. 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坚决反对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态度。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6: 16.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7: 17. 真理总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的、相斗争而发展的。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8: 18. 实践出真知,一个人要获得任何科学知识,都必须经过自己的实践。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9: 19. 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0: 20. 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缺陷之一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发展性质。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1: 21. 任何认识都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2: 22. 真理必有用,有用即真理。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3: 23. 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4: 1. 在当代,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选项:
A. 劳动者
B. 劳动对象
C. 劳动资料
D. 科学技术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5: 2.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是( )
选项:
A. 是否坚持物质决定意识
B. 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C. 是否坚持实践第一
D. 是否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规律和运用规律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6: 3. 社会意识的本质特点在于()
选项:
A.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 社会意识是社会所有人的共同意识
C. 社会意识具有阶级性
D. 社会意识是独立于社会存在的精神实体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7: 4.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
选项:
A. 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生产力的性质
B. 生产关系的变化决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C. 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 试卷库 生产关系的改变
D. 只有不断变革生产关系生产力才能发展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8: 5. 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选项:
A. 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B. 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 它具有相对独立性
D. 它是一种物质力量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9: 6. 下列关于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A.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 科学技术渗透到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
C. 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对物质生产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D. 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杠杆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0: 7. 下列各条规律中,属于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规律的有()
选项:
A. 通过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
B. 通过改革使社会制度不断自我完善的规律
C.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规律
D.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1: 8.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有一回拿破仑过阿尔卑斯山,说‘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这何等雄伟,然而不要忘记他背后面跟着许多士兵。”鲁迅先生的观点表明()
选项:
A. 英雄造时势
B. 时势造英雄
C. 杰出人物的成功依赖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活动
D. 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2: 9.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这段歌词表明,伟大人物的个人活动()
选项:
A. 对社会历史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B. 也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C. 能对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
D. 能够改变社会发展规律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3: 10. 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选项:
A.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B.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 生产关系决定社会形态的性质
D. 生产力要同生产关系相适应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4: 11. 比尔•盖茨说:“不久的将来,你可以不必离开你的书桌,就可以办公、学习,探索这个世界和它的各种文化,进行各种娱乐。”这段话说明( )
选项:
A.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传播更为迅速、广阔
B. 互联网技术正在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C. 网络技术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D. 网络技术等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5: 12. 落后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所起的阻碍作用表现在()
选项:
A. 它会使生产力遭到显著的破坏
B. 它会使生产力陷入完全停止状态
C. 它会阻碍生产力中积极因素的发挥
D. 它使生产力的发展不能达到可能有的规模和速度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6: 1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本涵义有
选项:
A. 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系统各类要素变革的关键因素
B. 科学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或超前作用
C. 科学技术在任何时代对物质生产都具有主导作用
D.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独立的、直接要素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7: 14.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
选项:
A. 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B. 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C. 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
D. 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8: 15.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这种观点()
选项:
A. 科学说明了个人的历史作用
B. 夸大了人的思想动机的社会作用
C. 否认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
D. 肯定了历史的客观规律性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9: 16. 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0: 17. 社会是人的社会,历史是人的历史。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1: 18. 地理环境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2: 19. 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客观规律与主体自觉活动的统一过程。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3: 20. 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之间是不矛盾的。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4: 21. 国家本质上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机构。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5: 22.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6: 23. 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7: 24.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8: 25.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9: 1. 两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就是商品的()
选项:
A. 使用价值
B. 交换价值
C. 价值
D. 价格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0: 2. 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在于它们()
选项:
A. 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 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
C. 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D. 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1: 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选项:
A. 生产过剩的危机
B. 生产不足的危机
C. 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 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2: 4.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它是()
选项:
A.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 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
D. 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3: 5. 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20%,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部分是( )
选项:
A. 超额剩余价值
B. 绝对剩余价值
C. 相对剩余价值
D. 剩余价值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4: 6.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重中()
选项:
A. 不变资本的比重增大
B.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的比例扩大
C. 可变资本的比重增大
D.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的比例下降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5: 7.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将剩余价值看作是()
选项:
A. 不变资本的产物
B. 所费资本的产物
C. 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 资本家“监督劳动”的产物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6: 8. 产业资本循环中属于流通领域的阶段是()
选项:
A. 购买阶段和生产阶段
B. 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
C. 销售阶段和消费阶段
D. 购买阶段和销售阶段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7: 9. 所谓三权分立的“三权”指()
选项:
A. 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B. 立法权、行政权和执法权
C. 立法权、财政权和司法权
D. 人事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8: 10. 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
选项:
A. 不变资本价值的增值程度
B. 资本家的赚钱程度
C. 固定资本价值的增值程度
D.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9: 11.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是( )
选项:
A. 具体劳动是劳动的具体形式,抽象劳动是一般人类劳动
B. 具体劳动是体力劳动,抽象劳动是脑力劳动
C. 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D. 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0: 12. 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资本可区分为( )
选项:
A. 不变资本
B. 固定资本
C. 可变资本
D. 流动资本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1: 13.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共同点( )
选项:
A. 都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B. 都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
C. 都增加了剩余价值量
D. 都提高了剩余价值率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2: 14. 市场上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大于求,价格下降。所以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3: 15. 资本的价值构成决定资本的技术构成。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4: 16.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5: 17. 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为了获得绝对剩余价值。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6: 18.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7: 19.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8: 20. “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相同的商品只能卖相同的价钱。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9: 21.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0: 22. 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1: 23. 剩余价值是由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创造的。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2: 1. 马克思所说未来社会的第一阶段是( )
选项:
A.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B.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社会主义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3: 2.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根本目的是( )
选项:
A. 改变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群众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
B. 彻底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
C. 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 实现共产主义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4: 3. 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提出这一著名论断的是( )
选项: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列宁
D. 毛泽东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5: 4. 无产阶级专政 试卷库 的实质,就是( )
选项:
A. 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B. 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
C. 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和破坏活动
D. 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6: 5. 社会主义各个阶段的划分最终是以()为标准。
选项:
A. 生产力的发展
B. 生产关系
C. 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程度
D. 阶级斗争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7: 6.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决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只能___________。
选项:
A.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取得胜利
B. 在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
C. 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
D. 在所有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8: 7.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
选项:
A.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C. 坚持党的领导
D.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9: 8. 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政治前提是()
选项:
A.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 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D. 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0: 9. 两极终结的标志是( )
选项:
A. 东欧剧变
B. 苏联解体
C. 第三世界的崛起
D. 中国的强大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1: 10. 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依据是( )
选项:
A.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B. 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C. 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D. 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2: 11. 空想社会主义的不成熟的理论,是同当时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3: 12. 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历史联系。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4: 13. 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主要是民主社会主义模式。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5: 14. 马克思、恩格斯在展望未来 电大搜题公众号使用教程 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回答。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6: 15.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7: 16.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是因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8: 17.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关键是逐步完善宪政民主制度。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9: 18.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预测,是在科学地批判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作出的。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0: 19.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前者是客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主观主义的态度。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1: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2: 21. 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
选项:
A. 圣西门
B. 傅立叶
C. 欧文
D. 费希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3: 22. 空想社会主义不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是因为( )
选项:
A. 它只是对资本主义罪恶进行了天才的诅咒
B. 它没有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原因
C. 它没有找到建设新社会所依靠的阶级力量
D. 它没有找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4: 23. 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形式的基本观点( )
选项:
A. 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
B. 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形式
C.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争取革命的和平发展
D. 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和和平两种形式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5: 24.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选项:
A.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 夺取国家政权
C. 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D. 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6: 1.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选项:
A. 实现共产主义
B. 消灭阶级
C. 消灭国家
D. 消灭两极分化
答案: 超星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7: 2.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理想是( )
选项:
A. 推翻三座大山
B. 实现经济发展
C. 实现共产主义
D. 人民当家作主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8: 3. ( )是中华民族通往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选项:
A.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大力发展生产力
C.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D.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9: 4. ( )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选项:
A. 实现社会主义
B. 实现共产主义
C.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D.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0: 5. 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 )
选项:
A.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
B. 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C. 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D. 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1: 6.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 )
选项:
A. 矛盾的
B. 两回事
C. 有内在联系的
D.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2: 7. 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
选项:
A. 无产阶级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
B. 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任务
C. 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
D.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3: 8. 马克思主义政党( )
选项:
A. 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
B. 是各个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的政党
C. 可以吸收其他阶级、阶层认同党纲、愿为其奋斗的人入党
D. 不应接受任何非工人阶级的人入党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4: 9.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
选项:
A. 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 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C. 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D. 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5: 10.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 )
选项:
A.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B. 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
C. 社会生产关系的高度发展
D. 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优化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6: 11. 下列选项中属于共产主义含义的有( )
选项:
A. 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
B. 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
C. 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
D. 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7: 12. 下列现象属于共产主义社会特征的有( )
选项:
A. 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B. 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者按劳分配
C.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8: 13.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 )
选项:
A. 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B. 人的需要的全面丰富和充分满足
C. 个人潜力和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D. 人的各种要求都能够得到满足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9: 14. 空想社会主义者( )
选项:
A. 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B. 要求埋葬资本主义
C. 不能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客观必然性
D. 没有找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0: 15. 共产主义是人类解放的实现,那时人类将最终从支配他们生活和命运的异己力量中解放出来,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开始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1: 16. 中国梦是当代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2: 17. 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是指共产主义必然战胜社会主义。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3: 18.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统一的。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4: 19. 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两种不同状态。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5: 20. 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其决定因素是共产主义的优越性。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6: 21. 自由是无条件的。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7: 22. 现实中的苦难,既是诱发人们渴望未来新世界的动因,也是人们设想未来新世界的素材。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8: 23. 社会主义建 智慧树答案 设是在各个民族和国家的范围内分别进行的。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9: 24. 资本主义社会是自由王国状态。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