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提升成绩,规划学习路径,设计职业方向,解决作业难题,指导论文写作。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九八五题库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作业论文指导
扫码关注
作业论文指导,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超星学习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业答案
学校: 无
问题 1: 1.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可以()。
选项:
A. 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B. 掌握所有中国历史知识
C. 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
D. 进一步坚定信仰信念,坚定“四个自信”
答案: 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问题 2: 2. 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选项:
答案: 正确
问题 3: 3.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征程中,为了防止重蹈历史覆辙,就必须深刻认识历史上的经验与教训。
选项:
答案: 正确
问题 4: 1. 在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上,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多次规模较大的侵略战争,其中不包括()。
选项: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中法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壬辰之战
答案: 壬辰之战
问题 5: 2. 中日甲午战争发生于()。
选项:
A. 1860年
B. 1894年
C. 1900年
D. 1937年
答案: 1894年
问题 6: 3. 旅顺大屠杀惨案的制造者是()。
选项:
A. 德国
B. 俄国
C. 日本
D. 英国
答案: 日本
问题 7: 4. 江东六十四屯惨案的制造者是()。
选项:
A. 俄国
B. 日本
C. 英国
D. 德国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 5. 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 6. 资本-帝国主义对近代中国的军事侵略的具体体现有()。
选项:
A. 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B. 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C. 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D. 协助创办新式学堂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 1. 胶济铁路是()在侵略中国时建造并控制的。
选项:
A. 俄国
B. 日本
C. 英国
D. 德国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 2.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铁路投资的第一个高潮出现在()。
选项:
A.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B. 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C. 甲午战争之后
D. 抗日战争时期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 3. 清朝末期,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包括()。
选项:
A. 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B. 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C. 协助创办新式学堂
D. 在华开展医疗救助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 4. 清政府末期,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体现在()。
选项:
A. 操纵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B. 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C. 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D. 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 5. 1850年出现了帝国主义对中国铁路投资的第一个高潮。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5: 6. 法国东方汇理银行于1899年在()设立了我国大陆地区的第一个分行,以进出口押款为主要业务。
选项:
A. 北京
B. 天津
C. 武汉
D. 上海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6: 1.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选项:
A. 传播宗教
B. 推动中国现代化
C. 文化交流
D. 强迫中国成为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7: 2. 当代西方对中国的文化渗透体现在()。
选项:
A. 制造“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和“中国责任论”,用以唱衰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B. 利用互联网及其他传媒进行文化渗透
C. 以新式的宗教渗透作为对华文化渗透的有效手段
D. 通过资助、扶持中国的某些“西化精英”,实现“和平演变”的目的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8: 3. 随着中国的崛起,西方已经放弃了对中国的文化扩张和渗透。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9: 1. 在()中,帝国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做出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对它们的组织的承诺。
选项: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0: 2. ()规定,东交民巷使馆区境界由各国公使组成的外交团管理,界内不准中国人居住,各国有权常留兵保护使馆。
选项: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辛丑条约》
D. 《天津条约》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1: 3.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政治上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中国在()等方面被其操纵。
选项:
A. 海关关税
B. 外交政策
C. 选任官吏
D. 司法体系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2: 4.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政治上对中国的侵略采取的主要方式有()。
选项:
A. 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B.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C. 扶持、收买代理人
D. 协助创办新式学堂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3: 5. 清朝末期,西方列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体现在()。
选项:
A. 在华开展医疗救助
B. 组织洋枪队,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C. 镇压义和团运动
D. 镇压反洋教的斗争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4: 6. ()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选项: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5: 7. 清朝末期,西方列强曾在中国收买、扶持代理人干扰中国内政,其中包括()。
选项:
A. 慈禧
B. 李鸿章
C. 曾国藩
D. 袁世凯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6: 8. ()规定外国公使可以常驻北京。
选项:
A. 《烟台条约》
B. 《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瑷珲条约》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7: 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的名言。
选项: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荀子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8: 2. 香港回归祖国是在()年。
选项:
A. 1994
B. 1995
C. 1996
D. 1997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9: 3. ()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中谈到了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
选项: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列宁
D. 毛泽东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0: 4. 晚清时期,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目的是促进中国发展。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1: 5. 从资本-帝国主义行为的客观结果来看,殖民侵略实现了落后地区走向现代化。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2: 6. 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的目的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
选项:
A. 资本主义国家
B. 社会主义国家
C. 资源掠夺来源地
D. 商品倾销地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3: 1. 中国近代社会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是()。
选项:
A. 《天朝田亩制度》
B. 《资政新篇》
C. 《三民主义》
D. 《海国图志》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4: 2. 《资政新篇》的作者是()。
选项:
A. 洪秀全
B. 洪仁玕
C. 杨秀清
D. 石达开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5: 3. 《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内容是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6: 4. 《资政新篇》提出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思想。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7: 5. 太平天国分配财产的原则是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8: 6. 《天朝田亩制度》触及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最根本问题是()。
选项:
A. 行政制度
B. 封建地主土地占有制
C. 官员选拔任免制度
D. 儒家伦理观念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9: 7.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
选项:
A. 《论语》
B. 《孟子》
C. 《礼记》
D. 《尚书》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0: 1. 以下各项中,由盛宣怀创办的是()。
选项:
A. 江南制造总局
B. 开平矿务局
C. 中国通商银行
D. 安庆内军械所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1: 2. 江南制造总局是由()创办的。
选项:
A. 李鸿章
B. 张之洞
C. 左宗棠
D. 曾国藩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2: 3. 1872年,第一批幼童赴美国留学,他们在国内外的学习是由()安排的。
选项:
A. 奕䜣
B. 容闳
C. 蔡绍基
D. 詹天佑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3: 4. 1885年,总理海军事务衙门成立,()为衙门总理。
选项:
A. 左宗棠
B. 奕訢
C. 李鸿章
D. 奕譞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4: 5. 洋务运动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军事工业。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5: 1. ()代表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
选项:
A. 奕訢
B. 张之洞
C. 左宗棠
D. 李鸿章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6: 2. 以下关于洋务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有()。
选项:
A. 洋务运动是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B. 洋务运动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既有促进又有阻碍
C. 创办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D. 以全盘西化为指导思想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7: 3. 官督商办的企业主要是企业家们在管理,官员并不干预。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8: 4.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洋务运动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促进作用的是()。
选项:
A. 新式学堂的开办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B. 对重本抑商观念产生了冲击
C. 对外国资本和技术非常依赖
D. 翻译西学知识帮助国人打开眼界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9: 1. 洋务运动的封建性从根本上体现在()。
选项:
A. 与西方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B. 所办企业内部极其腐败
C. 希望依靠俄国抵制西方列强侵略
D. 目的是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0: 2. ()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选项:
A. 北洋舰队的覆灭
B. 近代企业的破产
C. 新式学堂的关闭
D. 中法战争爆发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1: 1. 早期维新思想家具有鲜明的重商倾向,其中()的“商战”理论提倡以商立国。
选项:
A. 林则徐
B. 郑观应
C. 曾国藩
D. 肃顺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2: 2.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包括()。
选项:
A. 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B. 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C. 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D. 是一场彻底的反封建运动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3: 3. 《盛世危言》中的思想直接影响了戊戌维新变法。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4: 4. 在清末流传的漫画《时局图》中,把长江流域划为势力范围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选项:
A. 美国
B. 法国
C. 英国
D. 德国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5: 1.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内容的是()。
选项:
A. 筑铁路
B. 以农立国
C. 君主立宪
D. 废八股兴学校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6: 2. 康有为通过介绍、评论和褒扬西方各国改革思想和措施的方式,在大量的文章中直接宣传、阐述自己的改革主张。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7: 3. 严复的《天演论》翻译自《进化论和伦理学》,提出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8: 1. 维新派在变法前的主要活动不包括()。
选项:
A. 办报纸
B. 向皇帝上书
C. 创立学会
D. 训练新军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9: 2. 戊戌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认为“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于上权太重,民权尽失”,而“立国会、立宪法”则是西方国家富强的原因所在。顽固派则称“自有祖宗遗制,岂容轻改?”“治天下者,大权不可以旁落,况移于民乎?”。这说明维新派和顽固派就()展开论战。
选项:
A. 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B. 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C. 要不要兴民权,实行民主共和
D. 要不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0: 3. 下列人物中,属于戊戌六君子的是()。
选项:
A. 谭嗣同
B. 梁启超
C. 康有为
D. 王韬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1: 4. 光绪皇帝对戊戌维新运动持反对态度。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2: 5. 顽固派和维新派展开论战的主要内容是()
选项:
A. 要不要变法
B. 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
C. 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
D. 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3: 1. 1901年,清政府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
选项: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
C. “新政”
D. “立宪”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4: 2. 以下各项中,不属于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的是()。
选项:
A. 民族危机加深
B. 社会矛盾激化
C. 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
D. 西方各国普遍希望中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5: 3. 清政府的“新政”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成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立宪政体的参议院,颁布了第一部宪法《钦定宪法纲要》。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6: 4. ()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了抵抗外敌的念头。
选项:
A. 《辛丑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天津条约》
D. 《南京条约》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7: 1. 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清末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特点的是()。
选项:
A. 以国家大事为己任
B. 以美、法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国作为自己追求的最高目标
C. 怀有强烈的救国热情
D. 对世界大势和中华民族面临的危机认识不多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8: 2. 1894年,孙中山向()上书,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主张。
选项:
A. 左宗棠
B. 张之洞
C. 李鸿章
D. 曾国藩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9: 3. 兴中会的建立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正式登上中国政治舞台。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0: 1. ()是首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选项:
A. 华兴会
B. 光复会
C. 同盟会
D. 强学会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1: 2. 1905年,孙中山和黄兴等人在()成立统一的革命政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宗旨。
选项:
A. 南京
B. 北京
C. 上海
D. 东京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2: 3.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主要是创办刊物和革命读物、组织成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3: 1. 孙中山提出的“五权”是在“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增加了监督权和()。
选项:
A. 行政权
B. 立法权
C. 司法权
D. 考试权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4: 2. ()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
选项:
A. 民权主义
B. 民主主义
C. 民族主义
D. 民生主义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5: 3. 以下对三民主义的评价中,正确的是()。
选项:
A. 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口号
B. 提出依靠广大工农群众
C. 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D. 帮助农民获得了土地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6: 4. 1905年,中国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
选项:
A. 《清议报》
B. 《民报》
C. 《青年杂志》
D. 《申报》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7: 5. 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讲到了城市土地问题和农村土地制度,其能解决中国的封建土地制度问题。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8: 1. 1911年4月27日,在黄兴的具体指挥下,同盟会在广州发动起义,也被称为()。
选项:
A. 黄花岗起义
B. 萍浏醴起义
C. 镇南关起义
D. 武昌起义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9: 2.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活动主要包括()。
选项:
A. 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B. 成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C. 进行暗杀活动
D. 组织武装起义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0: 1. 资产阶级革命党内部出现分化和蜕变,()和程德全在上海成立中华民国联合会以对抗同盟会。
选项:
A. 胡汉民
B. 黄兴
C. 章太炎
D. 袁世凯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1: 2. 1912年3月,袁世凯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将中华民国首都迁往()。
选项:
A. 南京
B. 天津
C. 上海
D. 北京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2: 3. 袁世凯篡权后,出卖路权、矿权、大肆借款,还与()签订了“二十一条”。
选项:
A. 法国
B. 德国
C. 英国
D. 日本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3: 4. 帝国主义对辛亥革命中建立的资产阶级革命政权抱支持的态度。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4: 5. 北洋政府在经济上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5: 6.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后建立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代表着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6: 1. 皖系军阀统治时期,掌握实权的人物是()。
选项:
A. 冯国璋
B. 黎元洪
C. 徐世昌
D. 段祺瑞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7: 1. 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
选项:
A. 尊孔复古
B. 全盘西化
C. 无政府主义
D. 民主和科学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8: 2. ()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选项:
A. 《甲寅杂志》的创办
B. 《青年杂志》的创办
C. 《红旗》的创办
D. 《新潮》杂志的创办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9: 3. 新文化运动是在()和()的推动下兴起的。
选项:
A. 林长民、章士钊
B. 梁启超、黎元洪
C. 陈独秀、蔡元培
D. 杨度、段祺瑞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0: 4. 最早提出“打倒孔家店”的人是四川学者吴虞。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1: 5. 中华民国成立后,蔡元培立即被任命为北大校长。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2: 1.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提到的“金心异”是指()。
选项:
A. 胡适
B. 陈独秀
C. 刘半农
D. 钱玄同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3: 2. 鲁迅凭借发人深省的文笔被称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4: 1. 新文化运动批判孔学是为了给()的发展扫清道路。
选项:
A. 封建主义
B. 无政府主义
C. 资本主义
D. 黄老学说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5: 2.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包括()。
选项:
A. 提倡民主
B. 反对专制
C. 提倡科学
D. 反对迷信盲从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6: 3. 新文化运动批判孔学也就是在批判国学。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7: 4.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引起了不少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怀疑与反思。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8: 5. 下列选项中,没有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而是继续在中国推行资产阶级道路的是()。
选项:
A. 蔡和森
B. 毛泽东
C. 李大钊
D. 胡适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9: 1. 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选项:
A.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B. 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C. 十月革命的影响
D. 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0: 2. 巴黎和会“三巨头”是指()这三个国家的领导人。
选项:
A. 英法美
B. 美日意
C. 英美日
D. 意法美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1: 3.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导火索。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2: 4. 以下没有参加巴黎和会的是()。
选项:
A. 陆征祥
B. 顾维钧
C. 王正廷
D. 梁启超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3: 1. 以下各项中,不是中国工人阶级所独有的特殊优点的是()。
选项:
A. 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的三重压迫
B. 集中在沿海大城市,便于组织力量
C. 与农民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
D. 普遍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4: 2. 1919年至1921年期间,马克思主义者与反马克思主义者的论战主题不包括()。
选项:
A. “问题与主义”
B. 社会主义
C. 尊孔复古
D. 无政府主义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5: 3. 1920年5月,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6: 4. 中国共产党产生的阶级条件是()。
选项:
A.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D. 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7: 1. 中国早期共产党组织最早在()成立的。
选项:
A. 上海
B. 北京
C. 武汉
D. 长沙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8: 2. 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的时间是()。
选项:
A. 1921年6月1日
B. 1921年7月1日
C. 1921年7月2日
D. 1921年7月23日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9: 1. 以下不属于毛泽东关于国民革命的论著的是()。
选项:
A.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 《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C.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D. 《造国论》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0: 2. “国民革命”一词最早由()提出。
选项:
A. 陈独秀
B. 孙中山
C. 梁启超
D. 李大钊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1: 3. 共产党与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属于党外合作。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2: 4. 中共三大的中心议题是()。
选项:
A. 确定民主革命纲领
B. 讨论党的中心任务
C. 讨论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问题
D. 讨论成立国民革命军的问题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3: 1. 大革命“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政治口号是()提出的。
选项:
A. 中国国民党
B. 中国共产党
C. 民盟
D. 民主党派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4: 2. 大革命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下进行的。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5: 1. ()宣告了国民革命的失败。
选项:
A.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 夏斗寅叛变
C. 徐克强叛变
D.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6: 2. 下列对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中的表现概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
A. 缺乏足够的理论准备
B. 有出色的组织才能
C. 有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D. 有大批优秀的革命骨干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7: 3. 国民革命培养了中国革命的群众基础和组织基础。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8: 4.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是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是由于资产阶级发生严重的动摇、统一战线出现剧烈的分化。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9: 1. 为了控制人民,国民党推行保甲制度,保与甲的关系是()。
选项:
A. 十保为甲
B. 百保为甲
C. 十甲为保
D. 百甲为保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0: 2. 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政权的经济基础是()。
选项:
A. 官僚资本
B. 民族资本
C. 地主经济
D. 帝国主义资本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1: 3. “中统”是隶属于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的调查统计局。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2: 4. 1927年至1937年十年间,中国的重工业、交通运输业基本被帝国主义垄断。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3: 1. 国民革命失败后,工农运动走向低潮的表现不包括()。
选项:
A. 由政治斗争转向经济斗争
B. 民族资产阶级脱离革命阵营
C. 农民群众对红军反应冷淡
D. 没有人再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4: 2. 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5: 3. 中国共产党人面对严刑拷打绝不屈服的根本原因是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6: 4. 下列关于八七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A. 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C. 选举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
D. 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教训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7: 1. 广州起义的时间是()。
选项:
A. 1927年4月12日
B. 1927年8月1日
C. 1927年9月9日
D. 1927年12月11日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8: 2. 南昌起义是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的武装起义,得到了共产国际的支持。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9: 3.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起义军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0: 4.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开创的。
选项:
A. 袁文才
B. 王佐
C. 毛泽东
D. 朱德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1: 1. 中国革命必须走武装斗争的道路,原因不包括()。
选项:
A. 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力量强于中国国民党
B. 共产党当时是非法组织,没有权利进行和平变革
C. 只有武装斗争才能集结革命力量
D. 敌强我弱,政治环境严峻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2: 2. 以下革命中,不是以城市为中心爆发的是()。
选项:
A. 俄国十月革命
B. 巴黎公社革命
C. 中国的辛亥革命
D. 中国的土地革命战争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3: 3. 中共六届二中全会明确了中国革命必须依靠红军和苏维埃的思想。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4: 4. 以农村为工作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5: 1. 遵义会议召开于()年。
选项:
A. 1933
B. 1934
C. 1935
D. 1936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6: 2. 遵义会议事实上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问题。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7: 3. 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8: 1. 长征精神是以()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选项:
A. 利他主义
B. 爱国主义
C. 共产主义
D. 社会主义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9: 2.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史诗。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0: 1. 日本明治政府以()为国策,占领景福宫、吞并琉球皆是在这一国策之下的行动。
选项:
A. 发展资本主义
B. 全面学习西方
C. 文艺复兴
D. 军国主义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1: 2. 日本侵略中国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选项:
A. 日本与中国地理位置最近
B. 日本军国主义要求对外侵略、扩张领土
C. 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迫切需要
D. 日本与西方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2: 3. 在田中义一政府的推动下,日本确定了通过征服中国来征服世界的方针。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3: 1. 九一八事变发生于()。
选项:
A. 1929年
B. 1932年
C. 1931年
D. 1933年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4: 2. 下列不属于九一八事变和华北事变爆发背景的是()。
选项:
A. 日本经济危机严重
B. 田中义一上台
C. 日本政局动荡
D. 蒋介石政府的绥靖政策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5: 1. ()之后,中日矛盾成为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选项:
A. 九一八事变
B. 长城抗战
C. 华北事变
D. 伪“满洲国”成立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6: 2. 1932年,日本挟持()成立了傀儡政权“满洲国”。
选项:
A. 殷汝耕
B. 何应钦
C. 汪精卫
D. 溥仪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7: 3. 尽管国民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仍然有很多爱国将领舍生忘死、英勇抗战,最终为国捐躯。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8: 1. 1937年12月12日,()率所部由中华门侵入南京,并伙同第16师团、18师团、114师团等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选项:
A. 吉田松阴
B. 山县有朋
C. 东乡平八郎
D. 谷寿夫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9: 2. 日本对东北民众进行殖民统治的时间长达()。
选项:
A. 8年
B. 14年
C. 6年
D. 40年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50: 3. 日本侵略者按照“思想战”的方针,在其占领区大力推行奴化教育,企图以此达到泯灭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维护其殖民统治的目的。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51: 1. 从理论逻辑和历史事实出发,()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选项: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甲午中日战争
D. 五四运动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52: 2. 把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事件当做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起点的标志会明显带有欧洲中心论的倾向。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53: 1. ()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选项:
A. 瓦窑堡会议
B. 八一宣言
C.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策略》
D. 《停战议和一致抗日》的通电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54: 2. 毛泽东指出()应该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者。
选项:
A. 蒋介石政府
B. 共产国际
C. 共产党和红军
D. 张学良、杨虎城为首的国民党军队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55: 3. 中国共产党不仅积极参加和推动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而且直接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56: 1. 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是()。
选项:
A. 1935年12月12日
B. 1936年12月12日
C. 1936年12月18日
D. 1936年12月19日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57: 2. 西安事变发生后,多方势力希望和平解决此事,其中不包括()。
选项:
A. 中国共产党
B. 英、美和苏联
C. 以何应钦为代表的国民党派别
D. 以宋美龄为代表的国民党派别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58: 3. 西安事变后,中共派往西安谈判的代表不包括()。
选项:
A. 周恩来
B. 博古
C. 叶剑英
D. 毛泽东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59: 1. 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任军长。
选项:
A. 叶剑英
B. 朱德
C. 任弼时
D. 叶挺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60: 2. 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的()最先确定了国民政府的抗战方针。
选项:
A. 庐山讲话
B.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C. 《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
D. 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61: 1. 抗日战争时期,香港、澳门同胞积极支援了内地的抗战。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62: 1. ()最早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选项:
A. 1941年5月毛泽东发给彭德怀的电报
B. 《揭破远东慕尼黑的阴谋》
C. 《论联合政府》
D. 《论解放区战场》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63: 2. 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64: 1. ()最早确定了解放区的军事任务是从各个方面进行大反攻。
选项:
A. 开罗会议
B. 朱德发布的7道进军命令
C. 中共七大
D. 《对日最后一战的声明》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65: 2. 抗日根据地在抵挡了大部分日军进攻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成长壮大。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66: 1. 国民党在()上制定了《抗战建国纲领》。
选项:
A. 五届三中全会
B. 五届五中全会
C. 国民参政会
D. 临时全国代表大会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67: 2. 下列各项中,发生于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提出之前的是()。
选项:
A. 九一八事变
B. 一·二八事变
C. 济南惨案
D. 华北事变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68: 3. 国民党内部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治主张一致赞同。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69: 1. 平型关战役是()的组成部分。
选项:
A. 太原会战
B. 忻口会战
C. 淞沪会战
D. 兰封会战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70: 2. 在淞沪会战中,第八十八师五二四团团长()率孤军据守四行仓库,为壮声势,四百人对外号称八百人,被上海市民誉为“八百壮士”。
选项:
A. 谢晋元
B. 张自忠
C. 吉鸿昌
D. 赵登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71: 1. ()在枣宜战役中壮烈牺牲,以身殉国。
选项:
A. 佟麟阁
B. 赵登禹
C. 张自忠
D. 戴安澜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72: 2. 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过程中,尽管蒋介石在决策抗战、坚持抗战方面也发挥了一定的客观作用,但他更多采取的是消极抗战的方针。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73: 1. 联合国正式宣告成立是在()。
选项:
A. 1945年4月21日
B. 1945年6月25日
C. 1945年8月3日
D. 1945年10月24日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74: 2.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
选项:
A. 8月15日
B. 9月18日
C. 9月3日
D. 10月1日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75: 3. 美苏英等国都对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起到的关键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76: 1. 抗日战争中,远赴中国救死扶伤的外国医务人员是()。
选项:
A. 库里申科
B. 柯棣华
C. 陈纳德
D. 埃德加·斯诺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77: 2.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
选项:
A.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B.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C. 苏联、美国、英国等反法西斯盟国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宝贵的人力物力支持
D. 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78: 3. 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树立了一个以弱胜强的范例,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79: 4. 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选项:
A. 改革创新
B. 淡泊名利
C. 爱国主义
D. 修身养性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80: 1.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一开始就具有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意义。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81: 1. 抗战胜利后,中国的三股政治势力提出了三种建国方案,其中不包括()。
选项:
A. 建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B.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C. 建立共产主义国家
D.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82: 2. 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选项:
A. 中日矛盾
B. 中美矛盾
C.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
D.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83: 3. 国民党六大与中共七大都讨论了建国问题。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84: 1. 1946年,中共中央发出的()决定在农村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选项:
A. 《八一宣言》
B. 《井冈山边区施政纲要》
C. 《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D. 《五四指示》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85: 2. 《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接收。
选项:
A. 乡村农会
B. 富农
C. 军队
D. 人民法庭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86: 3. 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政策是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有力保障。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87: 1. 1947年12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宣告成立,()任名誉主席。
选项:
A. 张澜
B. 黄炎培
C. 李济深
D. 宋庆龄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88: 2. 下列对民主党派推行的第三条道路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
A. 彻底推翻官僚买办资本
B. 通过改良走上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
C. 实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D. 实质上是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89: 3. 1941年3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诞生,李济深被推选为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90: 1. 民主党派中的()选择了追随国民党。
选项:
A. 民革、民主党
B. 青年党、民盟
C. 青年党、民主党
D. 民革、民盟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91: 2. ()标志着民主党派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
选项:
A. 民主党派能够参政
B. 民盟总部的恢复
C. 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 民主党派对时局的联合声明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92: 3. 1949年1月22日,李济深、沈钧儒等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著名的无党派民主人士55人联合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承认。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93: 1. 淮海战役中,解放军总前敌委员会书记是()。
选项:
A. 林彪
B. 聂荣臻
C. 罗荣桓
D. 邓小平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94: 2.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时,最先进行的是()。
选项:
A. 淮海战役
B. 辽沈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济南战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95: 3. 北平在平津战役中得到和平解放。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96: 1. 为挽救国民党的经济崩溃,()进入上海开展“打虎”活动,遭到各种势力的强力反抗,结果铩羽而归。
选项:
A. 蒋介石
B. 孔令侃
C. 孔祥熙
D. 蒋经国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97: 2. 国民党在军队管理、军事指挥、军民关系上都出现了严重混乱,导致人心涣散。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98: 1.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会议通过了()。
选项:
A.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99: 2.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人民民主专政需要()的领导。
选项:
A. 民族资产阶级
B. 城市小资产阶级
C. 工人阶级
D. 农民阶级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00: 3.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01: 1. 据联合国的统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为(),远低于亚洲人均国民收入。
选项:
A. 21美元
B. 27美元
C. 44美元
D. 57美元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02: 2. 新中国成立时需要完成的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不包括()。
选项:
A. 肃清特务
B. 围剿土匪
C. 统一全国财经工作
D. 追歼国民党残敌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03: 3. 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中国推行霸权主义,把()建成反共反社会主义的前沿阵地。
选项:
A. 朝鲜
B. 缅甸
C. 日本
D. 越南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04: 4. 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制度改革,先后使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地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其他生产资料,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群众获得了翻身解放。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05: 5. 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200多万土匪,仅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就被次第肃清。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06: 1. 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中国推行霸权主义,把()建成反共反社会主义的前沿阵地。
选项:
A. 朝鲜
B. 缅甸
C. 日本
D. 越南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07: 2. 新中国成立时需要完成的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不包括()。
选项:
A. 肃清特务
B. 围剿土匪
C. 统一全国财经工作
D. 追歼国民党残敌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08: 3. 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200多万土匪,仅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就被次第肃清。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09: 4. 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制度改革,先后使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地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其他生产资料,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群众获得了翻身解放。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10: 5. 据联合国的统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为(),远低于亚洲人均国民收入。
选项:
A. 21美元
B. 27美元
C. 44美元
D. 57美元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11: 1. “银元之战”发生在()。
选项:
A. 北京
B. 沈阳
C. 上海
D. 天津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12: 2. ()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外交的屈辱状况。
选项:
A. 与十多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B. 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 三大外交方针的提出
D. 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13: 3. 新中国在收回旧政权丧失的国家权益的基础上,同苏联建立了平等互助的新型中苏同盟关系。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14: 4. 苏联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15: 5.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稳定物价,中央政府组织了“两白一黑”的集中调运,“两白一黑”指的是()。
选项:
A. 粮食、棉纱、石油
B. 粮食、棉纱、煤炭
C. 粮食、棉纱、棉布
D. 大米、食盐、煤炭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16: 1. 下面关于抗美援朝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
A. 中国人民志愿军付出了极大的牺牲
B. 实现了保家卫国的目的
C. 对中国的经济恢复没有影响
D. 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17: 2.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赴朝作战的时间是()。
选项:
A. 1950年6月25日
B. 1950年7月1日
C. 1950年9月15日
D. 1950年10月19日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18: 3. 抗美援朝是新中国领导人正确分析了形势后作出的决定,扼杀了美国侵略亚洲的意图。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19: 1. 在整党运动期间,为了全力进行抗美援朝,毛泽东提出()的中心任务。
选项:
A. 反对贪污、反对浪费
B. 反对官僚主义
C. 精兵简政、增产节约
D. 整风运动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20: 2. 中共中央在私营工商业中开展了“五反”运动,其中不包括()。
选项:
A. 反偷税漏税
B. 反偷工减料
C. 反对盗骗国家财产
D. 反资本主义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21: 3. 1950年,中共中央开展整风运动,着力克服上级机关的()。
选项:
A. 唯心主义
B. 官僚主义
C. 机会主义
D. 利己主义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22: 4. 从反对资本-帝国主义的附庸——中国的买办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没收官僚资本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23: 5. 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奠定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物质技术基础。
选项:
A. 没收官僚资本
B. 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C. 开展农民生产互助
D. 调整工商业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24: 1. 1911年,同盟会在广州发动黄花岗起义,具体由()负责指挥。
选项:
A. 喻培伦
B. 孙中山
C. 黄兴
D. 黄复生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25: 2. 武昌起义依靠的主要力量是()。
选项:
A. 北洋新军
B. 农民
C. 湖北新军
D. 会党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26: 3. 清政府的被迫退位宣告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27: 4. 1911年,清廷出卖筑路权的行径激起各地人民反对,保路风潮在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爆发,其中以()为最烈。
选项:
A. 湖北
B. 湖南
C. 广东
D. 四川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28: 1. 过渡时期总路线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构想做了许多改变,其中不包括()。
选项:
A. 改变了经过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然后才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
B. 改变了先实现国家工业化,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设想
C. 改变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主要是利用限制,发挥其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的设想
D. 改变了先实现农业集体化,后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设想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29: 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的是()。
选项:
A.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 逐步实现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多快好省地发展国家工业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30: 3.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用法律的形式,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载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31: 1. 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不包括()。
选项:
A. 委托加工
B. 计划订货
C. 统购包销
D. 全行业公私合营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32: 2. 从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利用、限制资本主义的方针到1953年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利用、限制和改造,这是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在指导思想上的飞跃。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33: 1.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前提不包括()。
选项:
A. 中国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转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
B. 中国是一个地广人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
C. 广大人民生活仍然不富裕,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十分落后
D.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20世纪下半叶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的,遇到了极为不利的国际环境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34: 2. 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形成拥有世界三分之一人口和四分之一土地的社会主义阵营。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35: 3.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基本适应新中国在工业化初期着重发展轻工业的需要。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36: 4. ()标志着中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
选项:
A.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
B. 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 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D. 1950年志愿军赴朝作战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37: 1. 苏共二十大会议上,()作了长达4个半小时的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
选项:
A. 莫洛托夫
B. 赫鲁晓夫
C. 米高扬
D. 朱可夫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38: 2. 于()召开的苏共二十大进一步暴露出了苏共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
选项:
A. 1953年
B. 1955年
C. 1956年
D. 1959年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39: 3. 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关于实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任务。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40: 4. 下列关于苏联建设社会主义弊端的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 片面地注重轻工业和农业,忽视重工业
B. 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削弱了企业的自主权
C. 采取有偿收购制等办法,以过高价格收购农产品,导致物价虚高
D. 苏联把主要物资分散在地方,缺少统一的全国调度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41: 1. 毛泽东认为,斯大林和苏共二十大的共同错误在于混淆()。
选项:
A. 经济矛盾和阶级矛盾
B. 经济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C. 敌我矛盾和阶级矛盾
D. 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42: 2.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的重要讲话。
选项: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43: 3.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作了《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的讲话。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44: 4. 波匈事件之后,中共认为现在摆在世界各执政的共产党面前的大问题是如何把十月革命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45: 5. 1956年10月下旬,匈牙利发生暴乱后,苏联最终采取的应对方式是()。
选项:
A. 出兵平息
B. 和平斡旋
C. 撤走军队
D. 静观其变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46: 1. “文化大革命”发生于()年。
选项:
A. 1956—1966
B. 1966—1987
C. 1966—1976
D. 1975—1985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47: 2. “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48: 1. 1987年10月召开的(),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完整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
选项: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49: 2. 88岁高龄的邓小平于()年初,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话,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
选项:
A. 1978年
B. 1988年
C. 1992年
D. 1997年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50: 3. 20世纪80年代,我国逐渐形成了包含()的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在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提高出口创汇能力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选项:
A. 经济特区
B. 沿海开放城市
C. 沿海经济开放区
D. 内地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51: 4.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52: 5. 1979年元旦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53: 6. 在1982年9月召开的()上,中国共产党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命题,是总结党的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选项: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54: 7. 中共十三大正式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55: 8. 1982年邓小平首次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56: 9. ()召开的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纠正了1975年和1978年通过的宪法中存在的问题。
选项:
A. 1982年
B. 1988年
C. 1993年
D. 1999年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57: 1. ()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
选项: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58: 2. ()7月1日,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举行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选项:
A. 1984年
B. 1992年
C. 1997年
D. 1999年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59: 3. 1998年11月至2000年底,全党在领导班予和领导干部中分期分批开展以()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
选项:
A. 讲创新
B. 讲学习
C. 讲政治
D. 讲正气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60: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中国共产党总是()。
选项:
A. 代表着全世界人民的共同价值观
B. 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C. 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 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61: 5. 香港、澳门的回归,使“一国两制”从科学构想变为现实,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62: 6. ()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选项:
A. 邓小平
B. 江泽民
C. 胡锦涛
版权所有:全平台试卷库 | 一站式学习资源整合中心
文章标题:超星学习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业答案
文章链接:https://exem.yuyue-edu.com/cxey/12417.html
本站文章均为网上,如侵权,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