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超星/学习通/尔雅等10+学习平台 | 历年真题+答案解析+模拟试卷 | 免费下载 实时更新 精准检索
学起plus水污染控制工程作业答案 (3)
学起plus 2025-03-24 05:01:54 3 0
广告示例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九八五题库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随机漂浮广告
学起plus水污染控制工程作业答案 (3)

作业论文指导

扫码关注
作业论文指导,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学起plus水污染控制工程作业答案 (3)

水污染控制工程

学校: 无

问题 1: 1. 高速消化池中二级消化池内应有的装置是 ( )

选项:

  • A. 蒸汽管

  • B. 水射器

  • C. 测压管

  • D. 螺旋桨

答案: 测压管

问题 2: 2. 甲烷菌的最适pH值范围为()

选项:

  • A. 6.6~7.5

  • B. 6~7

  • C. 4~5

  • D. 8~9

答案: 6.6~7.5

问题 3: 3. 氧化沟的运行方式是( )

选项:

  • A. 平流式

  • B. 推流式

  • C. 循环混合式

  • D. 完全混合式

答案: 循环混合式

问题 4: 4. 下列哪一项不是污泥的处理方法( )

选项:

  • A. 高速消化法

  • B. 厌氧接触法

  • C. 好氧消化法

  • D. 湿式氧化法

答案: 厌氧接触法

问题 5: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A. 调节池可以调节废水的流量、浓度、pH值和温度

  • B. 对角线出水调节池有自动均和的作用

  • C. 堰顶溢流出水调节池既能调节水质又能调节水量

  • D. 外设水泵吸水井调节池既能调节水质又能调节水量

答案: 堰顶溢流出水调节池既能调节水质又能调节水量

问题 6: 6. 厌氧消化中温消化最适温度为()

选项:

  • A. 33℃

  • B. 34℃

  • C. 38℃

  • D. 37℃

答案: 34℃

问题 7: 7. 料的接触吸附是过滤的机理之一,不属于这一机理的是( )

选项:

  • A. 重力沉淀

  • B. 范德华力吸附

  • C. 布朗运动

  • D. 截留作用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 8. 介于活性污泥法和天然水体自净法之间的是( )

选项:

  • A. 好氧塘

  • B. 兼性塘

  • C. 厌氧塘

  • D. 曝气塘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 9. 不属于推流式的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是( )

选项:

  • A. 渐减曝气法

  • B. 多点进水法

  • C. 吸附再生法

  • D. 延时曝气法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 10. 颗粒在污泥浓缩池中( )

选项:

  • A. 自由沉淀

  • B. 絮凝沉淀

  • C. 拥挤沉淀

  • D. 压缩沉淀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 11. 传统消化池与高速消化池的主要区别在于( )

选项:

  • A. 前者不加热,后者加热

  • B. 前者不搅拌,后者搅拌

  • C. 前者有分层,后者不分层

  • D. 前者出水,需进一步处理,后者出水不需要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 12. 不属于平流式沉淀池进水装置的是( )

选项:

  • A. 横向潜孔

  • B. 竖向潜孔

  • C. 穿孔墙

  • D. 三角堰滤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 13. 下列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装置不是从池底进水、池项出水的是 ( )

选项:

  • A. 厌氧流化床

  • B. UASB反应器

  • C. 厌氧滤池

  • D. 厌氧接触池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 14. 污泥在管道中输送时应使其处于( )状态

选项:

  • A. 层流

  • B. 中间

  • C. 过渡

  • D. 紊流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5: 15. TOD是指( )

选项:

  • A. 总需氧量

  • B. 生化需氧量

  • C. 化学需氧量

  • D. 总有机碳含量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6: 16. 厌氧消化中的产甲烷菌是( )

选项:

  • A. 厌氧菌

  • B. 好氧菌

  • C. 兼性菌

  • D. 中性菌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7: 17. 厌氧发酵的温度升高,消化时间( )

选项:

  • A. 增大

  • B. 减小

  • C. 不变

  • D. 不能判断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8: 18. 下列不适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装置是( )

选项:

  • A. 厌氧接触池

  • B. 厌氧滤池

  • C. 厌氧流化池

  • D. 厌氧高速消化池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9: 19. 根据斜板(管)沉淀池原理,若将池深H等分成三层,则( )

选项:

  • A. 不改变流速v和最小沉速u0,池长L缩短1/3

  • B. 不改变流速v和最小沉速u0,池长L缩短2/3

  • C. 不改变流速v和最小沉速u0,池长L增长1/3

  • D. 不改变流速v和最小沉速u0,池长L增长2/3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0: 2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A. 水形成自然循环的外因是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

  • B. 水在社会循环中取用的是径流水源和渗流水源

  • C. 生活污染源对环境污染最为严重

  • D. 工业污染源属于点源而非面源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1: 21. 下列哪些装置不算污泥的来源( )

选项:

  • A. 初沉池

  • B. 曝气池

  • C. 二沉池

  • D. 混凝池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2: 22. 颗粒在沉砂池中的沉淀属于( )

选项:

  • A. 自由沉淀

  • B. 絮凝沉淀

  • C. 拥挤沉淀

  • D. 压缩沉淀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3: 23. 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之间的是( )

选项:

  • A. 生物滤池

  • B. 生物接触氧化池

  • C. 生物转盘

  • D. 生物流化床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4: 24. 某工业废水的BOD

选项:

  • A. 较好

  • B. 可以

  • C. 较难

  • D. 不宜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5: 25. 我国现行的排水系统的体制一般分为( )两种。

选项:

  • A. 合流制

  • B. 分流制

  • C. 上流

  • D. 下流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 尔雅题库 查看答案

问题 26: 26. 沉淀池结构按功能分( )

选项:

  • A. 流入区

  • B. 流出区

  • C. 沉淀区

  • D. 污泥区

  • E. 缓冲层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7: 27. 曝气池按混合液在曝气池中的流态一般分为()形式

选项:

  • A. 推流式

  • B. 单一式

  • C. 完全混合式

  • D. 循环混合式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8: 28. 混凝机理的作用包括()

选项:

  • A. 压缩双电层

  • B. 吸附架桥

  • C. 沉淀物网捕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9: 29. 滤池过滤除污的机理可概括为( )

选项:

  • A. 阻力截留

  • B. 重力沉降

  • C. 搅拌

  • D. 接触絮凝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0: 30. 为使废水充分混合和避免悬浮物沉淀,调节池常采用()搅拌形式

选项:

  • A. 水泵强制循环搅拌

  • B. 空气搅拌

  • C. 机械搅拌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 免费试题下载网站推荐 【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1: 31. 影响混凝沉淀效果的主要因素有()

选项:

  • A. 污水水质

  • B. 混凝剂类型

  • C. 水力条件

  • D. 风力条件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收藏
文章说明
©版权声明
本站提供的一切试卷均来自网上;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信息来自网络收集,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
评论留言

昵称

试卷网
试卷网
本站专注整合全网学习平台试卷资源,涵盖超星、学习通、尔雅、学起Plus、安徽继续教育、云上河开等平台的海量试题与答案,提供免费下载及在线查询服务。包含期末考试、模拟试题、章节练习等类型,覆盖大学、职业考试、继续教育等多领域,同步更新各平台最新试卷,助力高效备考与学习
  • 文章40933
  • 评论0
  • 微语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