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超星/学习通/尔雅等10+学习平台 | 历年真题+答案解析+模拟试卷 | 免费下载 实时更新 精准检索
学起plus无古代汉语作业答案
学起plus 2025-03-23 15:24:15 2 0
广告示例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九八五题库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随机漂浮广告
学起plus无古代汉语作业答案

作业论文指导

扫码关注
作业论文指导,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学起plus无古代汉语作业答案

古代汉语

学校: 无

问题 1: 1. 在古汉语中有许多谦词,如:辱、敝、孤等,除此之外,下列是谦词的有( )

选项:

  • A. 不谷

  • B. 惠

  • C. 令

  • D. 陛下

答案: 不谷

问题 2: 2. 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 )

选项:

  • A. 莫、休、甘、武

  • B. 炎、寒、贼、朱

  • C. 从、信、秉、亦

  • D. 友、及、伐、取

答案: 友、及、伐、取

问题 3: 3.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之“已”的用法或意义是( )

选项:

  • A. 动词“停止”

  • B. 同“矣”,语气词

  • C. 副词“已经”

  • D. 而已、罢了

答案: 同“矣”,语气词

问题 4: 4. 下列各组中全是会意字的是 ( )。

选项:

  • A. 莫、休、甘

  • B. 炎、寒、贼

  • C. 从、心、秉

  • D. 友、伐、取

答案: 友、伐、取

问题 5: 5.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墨子·公输》),其中的“守圉”即“守御”,“圉”和“御”是( )

选项:

  • A. 古今字

  • B. 通假字

  • C. 异体字

  • D. 繁简字

答案: 通假字

问题 6: 6. 在古汉语中有许多谦词,如辱、敝、孤等,除此之外,下列是谦词的有( )。

选项:

  • A. 不谷

  • B. 令

  • C. 尊

  • D. 阁下

答案: 不谷

问题 7: 7. 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 )

选项:

  • A. 睡:打盹—睡觉

  • B. 臭:气味—臭味

  • C. 恨:遗憾—仇恨

  • D. 涕:眼泪—鼻涕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 8. 《方言》的作者是( )

选项:

  • A. 王念孙

  • B. 许慎

  • C. 段玉裁

  • D. 扬雄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 9. 汉字属于( )体系的文字。

选项:

  • A. 表音

  • B. 表意

  • C. 表音兼表意

  • D. 既不表音,也不表意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 10. “诛——戮——弑”这组同义词在( )上有所不同

选项:

  • A. 词义轻重

  • B. 使用条件

  • C. 语法关系

  • D. 感情色彩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 11. 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A. 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

  • B. 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

  • C. 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

  • D. 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 12.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的特殊语法现象是( )。

选项:

  • A. 介词的宾语前置

  • B. 形容词的的意动用法

  • C. 动词的使动用法

  • D. 否定句宾语前置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 13.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中“已”的用法是( )。

选项:

  • A. 动词“停止”

  • B. 语气词同“矣”

  • C. 副词“已经”

  • D. 而已、罢了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 14. 下列属于汉代训诂学专著的是( )。

选项:

  • A. 《山海经》

  • B. 《册府元龟》

  • C. 《方言》

  • D. 《艺文类聚》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5: 15. 《论语·季民》:“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注:“萧之言肃也”,这一注释属以下训释方式中的( )

选项:

  • A. 义训

  • B. 声训

  • C. 形训

  • D. 互训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6: 16. 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 )

选项:

  • A. 《经传释词》

  • B. 《词诠》

  • C. 《助字辨略》

  • D. 《古汉语虚词通释》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7: 17. 下列属于通假字的一组是( )。

选项:

  • A. 说、悦

  • B. 矜、鳏

  • C. 歌、哥

  • D. 昏、婚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8: 18. 许慎定义“指事”为( )。

选项:

  • A. “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 B. “比类合谊,以见指撝”

  • C. “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 D. “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9: 19. 下列各组字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全部都有的一组是( )

选项:

  • A. 刃日除鱼

  • B. 象朱牧闻

  • C. 集日信暴

  • D. 山河旦车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0: 20. “汤之问棘也是已”的“之”的用法或意义是( )

选项:

  • A. 结构助词“的”

  • B.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 C. 指示代词“这”

  • D. 动词“去”

答案: 请 学起Plus试卷库最新版 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1: 21. 下面哪一项是“術”的本义( ):

选项:

  • A. 学术、学问

  • B. 邑中的道路

  • C. 技能、技艺

  • D. 方法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2: 22. "晋解张御卻克,"御是( )

选项:

  • A. 意动用法

  • B. 处动用法

  • C. 为动用法

  • D. 使动用法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3: 23. 平仄是古人在诗赋韵文写作中为利用声调升降变化造成的音律和谐而对声调的一种分类。在古代汉语的平上去入四个声调中,关于平仄分类正确的是( )

选项:

  • A. 平声和上声为平,去声和入声为仄

  • B. 平声指平,上去入声为仄

  • C. 平上去声为平,入声为仄

  • D. 平声和去声为平,上声和入声为仄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4: 24. 在“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段是( )

选项:

  • A. 用典

  • B. 委婉

  • C. 共用

  • D. 分承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5: 25. 下列句子中为名词做状语表示比喻的是( )

选项:

  • A.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 B. 童子隅坐而执烛

  • C. 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 D.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6: 26. “ 说文四大家”中注重分析字义来源和发展的是( )

选项:

  • A. 段玉裁

  • B. 桂馥

  • C. 王筠

  • D. 朱骏声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7: 27. 下列句中不属于判断句式的句子是( )

选项:

  • A. 制,严邑也

  • B. 是皆秦之罪也

  • C. 南冥者,天池也

  • D. 颖考叔为颖谷封人。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8: 28. 窜与鞍是( )

选项:

  • A. 古今字

  • B. 通假字

  • C. 异体字

  • D. 繁简字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9: 29. 下列句子中“间”用作本义的是( )

选项:

  • A.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B.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 C. 愿足下假臣奇兵三千,从间路绝其辎重

  • D. 至曰:“楚有六间,不可失也。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0: 30. “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 A. “为之所”是双宾语句

  • B. “无”与“勿”是古今字

  • C. “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

  • D. 两个“之”用法不同。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1: 31. 下列是判断句的是( )。

选项:

  • A. 南冥者,天池也

  • B. 制,严邑也

  • C. 是皆秦之罪也

  • D.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2: 32. 下列词语,属于叠韵连绵词的是

选项:

  • A. 崔苇

  • B. 仓庚

  • C. 逍遥

  • D. 峥嵘

  • E. 狐狸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3: 33. 古代的“三礼”是指( )。

选项:

  • A. 《礼记》

  • B. 《周礼》

  • C. 《仪礼》

  • D. 《乐记》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4: 34. 下列各句中宾语前置的句子是

选项:

  • A. 何以女为见

  • B. 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

  • C. 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

  • D. 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 E. 野语有之,曰: “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5: 35. 下列各字所列的义项属于假借义的是

选项:

  • A. 弟:表示尊重、顺从兄长

  • B. 信:表示伸展

  • C. 岁:表示时间,即一年

  • D. 辟: 表示逃避

  • E. 畔:表示背叛。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6: 36. 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主要有( )。

选项:

  • A. 结绳说

  • B. 仓颉造字说

  • C. 八卦说

  • D. 进化说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7: 37. 古代重要的工具书有( )。

选项:

  • A. 《尔雅》

  • B. 《说文解字》

  • C. 《康熙字典》

  • D. 《玉台新咏》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8: 38. 下列属于词义缩小的有( )。

选项:

  • A. 禽

  • B. 臭

  • C. 兵

  • D. 斤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9: 39. 下列汉字属于“肉” 云上河开答案 部的是( )。

选项:

  • A. 肖

  • B. 胡

  • C. 期

  • D. 朔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0: 40. 四书是指( )。

选项:

  • A. 《论语》

  • B. 《孟子》

  • C. 《大学》

  • D. 《中庸》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1: 41. 下列属于被动句的有( )。

选项:

  • A.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 B. 随亡于荆,吴并于越

  • C. 不为酒困

  • D.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2: 42. 下列属于古代汉语中谦辞的有( )。

选项:

  • A. 鄙人

  • B. 不才

  • C. 不佞

  • D. 不谷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3: 43. 下列古书注释术语中,用以改正古书中或多字、或漏字、或误字的校勘术语是

选项:

  • A. 读为

  • B. 当为

  • C. 衍

  • D. 夺

  • E. 如字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4: 44. 下列各字所列的义项属于引申义的是

选项:

  • A. 断:决断,果断

  • B. 术:道路

  • C. 危:不稳定,危险

  • D. 析:分析,辨析

  • E. 牢: 监狱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5: 45. “信口雌黄”不可能出现在哪个历史时期( )。

选项:

  • A. 先秦

  • B. 两汉

  • C. 南北朝

  • D. 宋朝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6: 46. “说文四大家”是指( )。

选项:

  • A. 段玉裁

  • B. 王筠

  • C. 桂馥

  • D. 朱骏声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7: 47. 下列属于会意字的是( )。

选项:

  • A. 从令步

  • B. 莫安明

  • C. 江河放

  • D. 组阿帛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8: 48. 《诗词曲语辞汇释》这本工具书的性质是

选项:

  • A. 考释《诗经》、《楚辞》中的特殊语辞

  • B. 考释唐诗宋词中的特殊语辞

  • C. 考释乐府民歌中的特殊语辞

  • D. 考释曲中的特殊语辞

  • E. 考释经书中韵文的特殊语辞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9: 49. 古代著名的小学家有( )。

选项:

  • A. 许慎

  • B. 郭璞

  • C. 徐铉

  • D. 段玉裁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0: 50. 下列属于语录体著述有( )。

选项:

  • A. 《论语》

  • B. 《孟子》

  • C. 《庄子》

  • D. 《荀子》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1: 51. 上古没有第三人称代词,到南北朝时期才发展出专门的第三人称代词——他。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2: 52. "何如、若何、奈何"等固定结构,意思是“怎么样、为什么、什么样"等。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3: 53.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为,是动词,安排的意思。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4: 54. “裤””绔”是造字方法不同的异体字。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5: 55. 在 微信公众号搜题接口开发 人称代词或名词后,可以加一个表示多数的名词“曹、辈、属、等”表示多数,等于现代汉语的“们”。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6: 56. “齐桓、晋文不亦是乎?”"是"是指示代词作谓语。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7: 57. 衤与衣服有关。如初、裕、裸、袒。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8: 58.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之"用作代词且表示近指,意为“这”。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9: 59. 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0: 60. 古代車戰主帅居中,左有射手,右有戎右。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1: 61. 疑问代词"恶"可以用作状语,也可以同助词“乎”组成介宾词组做状语,意为“怎么、哪里”。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2: 62.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左右),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膑刑,后任中书令。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3: 63. "棵"与"颗"的区别是前者表示颗粒状的,后者表示植物。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4: 64. "之、其、彼、夫"不是第三人称代词。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5: 65. "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甲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穿戴盔甲。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6: 66. “于是乃以田忌为将,”将是名词。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7: 67.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是被动句中的"为······所"式。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8: 68. 齐晋窒之战的结局是晋胜,齐败。此战大大消耗了交战双方的实力。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9: 69. 我党对孙膑"围魏救赵"战术有广泛的发展与运用,如围点打援战术。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0: 70. "不可为量数:"为是动词,量数是动词。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1: 71. “汤之问棘也是已”中“之”的用法是( )。

选项:

  • A. 结构助词“的”

  • B.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 C. 指示代词“这”

  • D. 动词“去”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2: 72.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其中“归”的意思是( )。

选项:

  • A. 出嫁

  • B. 归来

  • C. 馈赠

  • D. 前往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3: 73. “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疾与嫉是( )

选项:

  • A. 古今字

  • B. 通假字

  • C. 异体字

  • D. 繁简字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4: 74. 我国第一部字典是( )共有十九篇,包括释诂、释言、释训、释宫和释亲等内容。

选项:

  • A. 《说文解字》

  • B. 《玉篇》

  • C. 《尔雅》

  • D. 《康熙字典》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5: 75. 近体诗一般在( )使用对仗

选项:

  • A. 首联、颈联

  • B. 颈联、颔联

  • C. 颔联、尾联

  • D. 首联、尾联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6: 76. 下列属于象形字的一组是( )。

选项:

  • A. 女耳自

  • B. 本刃末

  • C. 物经从

  • D. 江河取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7: 77. "虏魏太子申以归。"以,的词性、词义分别是( )

选项:

  • A. 动词,认为

  • B. 介词,把、用

  • C. 介词,凭借

  • D. 连词,来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8: 78. “術”的本义是( )。

选项:

  • A. 邑中的道路

  • B. 方法

  • C. 技巧

  • D. 学术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9: 79. 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 )

选项:

  • A. 孟尝君顾谓冯谖

  • B. 天帝使我长百兽

  • C. 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 D.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0: 80. 下列几组字中属于异体字的有( )

选项:

  • A. 迹、跡

  • B. 知、智

  • C. 详、佯

  • D. 沽、酤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1: 81.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于意动用法的是( )

选项:

  • A.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 B. 遂置姜氏於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 C. 臣有子三人,家贫,无以妻之,佣未反

  • D.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2: 82. “责毕收乎”中“责”用的是( )。

选项:

  • A. 本义

  • B. 本义

  • C. 假借义

  • D. 引申义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3: 83. “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中“与”的语法意义是( )。

选项:

  • A. 表并列

  • B. 表转折

  • C. 表假设

  • D. 表替代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4: 84. 《释名》的著者是( )。

选项:

  • A. 刘向

  • B. 刘熙

  • C. 贾谊

  • D. 王褒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5: 85. 在汉字史上,汉字形体发生过两次重大变化,其中第一次是:( )

选项:

  • A. 由小篆变为隶书

  • B. 由隶书变为楷书

  • C. 由金文变为小篆

  • D. 由楷书变为草书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6: 86. 《说文解字》分析字形的主要依据是( )

选项:

  • A. 甲骨文

  • B. 金文

  • C. 小篆

  • D. 隶书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7: 87. 六书的“四体二用”说,其中“四体”的内容是( )

选项:

  • A. 象形、会意、指事、形声

  • B. 象形、会意、指事、假借

  • C. 指事、形声、转注、假借

  • D. 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8: 88. 《切韵》的作者是:( )

选项:

  • A. 陈彭年

  • B. 陆法言

  • C. 王仁昫

  • D. 孙愐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9: 89. 许慎所谓“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指的是( )

选项:

  • A. 象形

  • B. 指事

  • C. 会意

  • D. 形声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0: 90. 下列句子中属于名词作状语的是( )。

选项:

  • A. 惠等哭,舆归营

  • B.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 C.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D.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1: 91.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之,的词性、词义分别是( )

选项:

  • A. 助词、的

  • B. 代词、他

  • C. 助词、表示提宾标志

  • D.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2: 92. 下列句子中为形容词意动用法的是( )

选项:

  • A. 春风又绿江南岸

  • B. 君子之学以美其身

  • C.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 D. 天下乖戾, 无君君之心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3: 93. 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 )

选项:

  • A. 会意

  • B. 形声

  • C. 假借

  • D. 转注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4: 94. 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 )。

选项:

  • A. 形声

  • B. 假借

  • C. 象形

  • D. 会意

试卷库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5: 95. 下列各句中,有意动用法的句子是

选项:

  • A.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 B.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 C. 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若程不识

  • D. 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

  • E.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践金玉。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6: 96. 下列属于今文的有( )。

选项:

  • A. 隶书

  • B. 楷书

  • C. 草书

  • D. 行书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7: 97. 下列辞书,讨论虚词的专著是

选项:

  • A. 辞源

  • B. 词诠

  • C. 经传释词

  • D. 助字辨略

  • E. 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8: 98. 《史记》三家注是指( )。

选项:

  • A. 《史记音义》

  • B. 《史记集解》

  • C. 《史记索引》

  • D. 《史记正义》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9: 99. 下列属于词义转移的有( )。

选项:

  • A. 形容

  • B. 时髦

  • C. 牺牲

  • D. 品味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0: 100. 南北朝“三大注”是指( )。

选项:

  • A. 《文选注》

  • B. 《世说新语注》

  • C. 《水经注》

  • D. 《三国志注》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1: 101. 在古注的下列术语中,一般为两个以上连用并举、用于辨析意义相同相类的词语之间细微差别的术语是

选项:

  • A. 日

  • B. 为

  • C. 谓

  • D. 言

  • E. 谓之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2: 102. 在后世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中,《诗经》注疏包括的注解有

选项:

  • A. 西汉毛亨《毛诗故训传》

  • B. 东汉郑玄《毛诗笺》

  • C. 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又叫“疏”)

  • D. 唐陆德明《毛诗音义》(又叫“释文”)

  • E. 宋朱熹《诗集传》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3: 103. 下列各字用“门”作声符的字是

选项:

  • A. 问

  • B. 闭

  • C. 闻

  • D. 闢

  • E. 闷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4: 104. 下列各组字,意符全都相同的是

选项:

  • A. 徒徙行径

  • B. 腥胡肖胃

  • C. 冯骐笃骏

  • D. 孟盟盆益

  • E. 福神祈视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5: 105. 《战国策·赵策四》:“左师触龙言:原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这段话中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 A. 盛气:怒气很大

  • B. 揖: 作揖, 古代的一种礼节

  • C. 揖:当作“胥”,“须”的通假字,等待

  • D. 趋:小步快走, 表示恭敬

  • E. 谢:谢罪, 道歉。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6: 106. 下列各字属于形声字的有

选项:

  • A. 春

  • B. 朝

  • C. 孟

  • D. 鼎

  • E. 伐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7: 107. 下列句式相同的是( )。

选项:

  • A. 惟陈言之务去

  • B.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C.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 D.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8: 108. “寡人不祥,沉于谄谀之臣。”这个句子是被动句。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9: 109. "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划线的"之"代指第二人称,您。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0: 110. 窜之战中"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的是解张。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1: 111. 窜之战的影响是“晋初置六卿,赏鞍之功,”埋下晋国分裂的祸根。齐顷公"归而弛苑囿,薄赋敛,振孤问疾,虚积聚以救民,民亦大说。厚礼诸侯。竟顷公卒,百姓附,诸侯不犯。"达到国富民强的程度。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2: 112. “歌”"訝”是偏旁位置不同的异体字。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3: 113. "赵成侯以为不慈,夺之玺而免之令。"之是代词, “他的”,作定语。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4: 114. "诺,恣君之所使之。"前一个"之"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第二个"之"是代词,代指他。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5: 115. "不若长安君之甚"之,助词,补语的标志。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6: 116. 古代車戰一般战车御手居左,中有射手,右有戎右。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7: 117.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是被动句,但没有形式标志。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8: 118. 本纪: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可以看做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历史。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9: 119. "泮" “畔”是造字素材不同的异体字。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0: 120.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数是多次的意思。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1: 121. "泪""淚"是造字素材不同的异体字。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2: 122. “是鲁孔丘之徒与”中的“与”是( )

选项:

  • A. 连词“和”

  • B. 介词“和”

  • C. 动词“参与”

  • D. 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欤”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3: 123.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 云上河开马克思主义原理题库 其乐也洩洩。’”使用了( )修辞手法。

选项:

  • A. 对文

  • B. 异文

  • C. 衍文

  • D. 互文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4: 124. 下面选项全为通假字的一组是( )

选项:

  • A. 知智 益溢

  • B. 早蚤昏婚

  • C. 莫暮 反返

  • D. 信伸畔叛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5: 125. “文王陟降,在帝左右(《诗·大雅·文王》)”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选项:

  • A. 连文

  • B. 变序

  • C. 互文

  • D. 顶真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6: 126. 《说文解字·叙》中所谓“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指的是“六书”的( )

选项:

  • A. 象形

  • B. 指事

  • C. 会意

  • D. 形声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7: 127. 许慎的“ 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是指( )

选项:

  • A. 会意

  • B. 形声

  • C. 假借

  • D. 转注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 青书学堂免费题库分享 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8: 128.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属于意动用法的是( )

选项:

  • A. 西取由余于戎

  • B. 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

  • C. 茅屋采椽,是以贵俭

  • D. 固主上所戏弄, 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9: 129. 下列汉字中,形符相同的一组形声字是( )

选项:

  • A. 然煮烹烧

  • B. 遵道建造

  • C. 鄙阶阵都

  • D. 物特牢牺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0: 130. 下列各组汉字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

选项:

  • A. 女耳自

  • B. 本刃末

  • C. 武信从

  • D. 江河娶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1: 131. 下列属于双宾语的是( )。

选项:

  • A. 生庄公及共叔段

  • B. 公赐之食

  • C. 姜氏何厌之有

  • D.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2: 132. 宋人三十六字母中有两组唇音声母:“幫滂並明”和“非敷奉微”,而隋唐时期以前只有“幫滂並明”一组,这种现象清代学者归纳其为( )

选项:

  • A. 古无舌上音

  • B. 古无轻唇音

  • C. 照二归精

  • D. 娘日归泥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3: 133. 下列汉字中,形符相同的一组是( )。

选项:

  • A. 然煮烹烧

  • B. 遵道建造

  • C. 鄙阶阵都

  • D. 物特劳牲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4: 134. 下列句子中是被动句的是( )。

选项:

  • A.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 B.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 C. 象有齿以焚其身

  • D.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5: 135. 乾嘉学派的学者有( )。

选项:

  • A. 刘歆

  • B. 沈约

  • C. 王引之

  • D. 钱大昕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6: 136. 古代汉语中的“穷人”是指( )。

选项:

  • A. 没钱的人

  • B. 不得志的人

  • C. 鳏寡孤独者

  • D. 地位低的人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7: 137. 下列各组字属于古今字的是

选项:

  • A. 反——返

  • B. 芸——耘

  • C. 归——馈

  • D. 涂 ——途

  • E. 知——智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8: 138. 下列各字所列的义项属于本义的是

选项:

  • A. 薪: 砍柴

  • B. 奋:举起,扬起,振作

  • C. 权: 权力, 权衡

  • D. 信:言语真实

  • E. 候:守望, 放哨。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9: 139. 下列属于古代汉语中敬辞的有( )。

选项:

  • A. 寡人

  • B. 孤

  • C. 令

  • D. 阁下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0: 140. “春秋三传”是指( )。

选项:

  • A. 《尚书》

  • B. 《左传》

  • C. 《谷梁传》

  • D. 《公羊传》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1: 141. 下列属于古文字的有( )。

选项:

  • A. 甲骨文

  • B. 金文

  • C. 大篆

  • D. 小篆

答案: 超星学习通尔雅通识课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2: 142. 古书注解的体例主要有( )。

选项:

  • A. 传注体

  • B. 义疏体

  • C. 集解体

  • D. 经传体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3: 143. 在古注的下列术语中,一般用作声训,即用与被解释的词的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进行解释的是

选项:

  • A. 读若

  • B. 之言

  • C. 读如

  • D. 之为言

  • E. 当作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4: 144. “射其右,毙于车中。”毙,是倒下的意思。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5: 145. "然"是个近指指示代词,常作谓语,可称作谓词性指示代词。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6: 146. 《史记》被周作人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为司马迁所编写,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7: 147. 列传:是除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8: 148. "白鹭"的“鹭"就是路上的鸟, "黄鹂”的“鹂”就是美丽的鸟, "湿漉漉"的" 超星学习通答案破解版 漉"就是鹿身上的水。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9: 149. 古代汉语中"疾"是很严重的病,如病入膏育; 病:小病,如疾在腠理。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50: 150. "(汲黯)臣自以为填沟壑,不复见陛下,不意陛下复收用之。划线的"之"是第三人称代词,他。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51: 151. "他、它"是旁指指示代词,意为"别的"。不是第三人称代词。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52: 152. “子、君、公”是表示尊敬的第二人称代词。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收藏
文章说明
©版权声明
本站提供的一切试卷均来自网上;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信息来自网络收集,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
评论留言

昵称

试卷网
试卷网
本站专注整合全网学习平台试卷资源,涵盖超星、学习通、尔雅、学起Plus、安徽继续教育、云上河开等平台的海量试题与答案,提供免费下载及在线查询服务。包含期末考试、模拟试题、章节练习等类型,覆盖大学、职业考试、继续教育等多领域,同步更新各平台最新试卷,助力高效备考与学习
  • 文章40578
  • 评论0
  • 微语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