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超星/学习通/尔雅等10+学习平台 | 历年真题+答案解析+模拟试卷 | 免费下载 实时更新 精准检索
学起plus2023新题库作业答案 (3)
学起plus 2025-03-22 10:33:38 4 0
广告示例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九八五题库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随机漂浮广告
学起plus2023新题库作业答案 (3)

作业论文指导

扫码关注
作业论文指导,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学起plus2023新题库作业答案 (3)

2023新题库

学校: 无

问题 1: 1. 泰勒认为,为获得恰当的教育目标,就需要对所得到的教育目标的有关资料进行两次甄选,分别是 ( )

选项:

  • A. 哲学的甄选和心理学的甄选

  • B. 学生的甄选和学科专家的甄选

  • C. 社会的甄选和学生生活的甄选

  • D. 教师的甄选和学生的甄选

答案: 哲学的甄选和心理学的甄选

问题 2: 2. 就目前来看,对教学方法影响最大的心理学分支是( )

选项:

  • A. 发展心理学

  • B. 管理心理学

  • C. 普通心理学

  • D. 教育心理学

答案: 教育心理学

问题 3: 3. 教学环境主要指由学校和家庭的各种物质因素构成的学习场所。这种观点以美国教育家( )为代表

选项:

  • A. 诺克

  • B. 勒温

  • C. 霍利

  • D. 魏德

答案: 诺克

问题 4: 4. 在我国学科课程又被叫做( )

选项:

  • A. 融合课程

  • B. 广域课程

  • C. 分科课程

  • D. 结构课程

答案: 分科课程

问题 5: 5. 人本主义教育家在教育目标上为之心仪的目标是 ( )

选项:

  • A. 创造性发展

  • B. 潜能的发挥

  • C. 人格的完善

  • D. 自我实现

答案: 自我实现

问题 6: 6. “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这四个基本问题构成了 ( )

选项:

  • A. 塔巴目标模式的基本内容

  • B. 惠勒目标模式的基本内容

  • C. 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

  • D. 坦纳目标模式的基本内容

答案: 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

问题 7: 7. 《大学》中曾这样规定教育宗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这种教育宗旨反映的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 ( )

选项:

  • A. 普遍性目标取向

  • B. 生成性目标取向

  • C. 行为目标取向

  • D. 表现性目标取向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 8. 将一门学科的内容按照逻辑体系组织起来,其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用这种方式组织起来的课程称为 ( )

选项:

  • A. 直线式课程

  • B. 螺旋式课程

  • C. 显性课程

  • D. 隐性课程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 9. 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程序原则”的是 ( )

选项:

  • A. 斯腾豪斯

  • B. 泰勒

  • C. 塔巴

  • D. 奥利沃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 10. 在泰勒看来,评价在本质上是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 ( )

选项:

  • A. 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问题

  • B. 结构的完整性问题

  • C. 结构的合理性问题

  • D. 内容的可行性问题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 11. 与传统教学论中那种只注重智力或知识的发展相比,赞科夫的教学新体系实现了教学目标上的转换,这就是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 ( )

选项:

  • A. 一般发展

  • B. 特殊发展

  • C. 全面发展

  • D. 个性发展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 12. 在世界教育史上,最早提出发现法教学的是( )

选项:

  • A. 布鲁纳

  • B. 陶行知

  • C. 孔子

  • D. 杜威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 13. 学生的学习管理属于( )

选项:

  • A. 教学管理

  • B. 学生管理

  • C. 教育管理

  • D. 智育管理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 14. 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确立的标志是 ( )

选项:

  • A. 赫尔巴特出版《普通教育学》

  • B. 卢梭出版《爱弥儿》

  • C. 拉特克称自己的新的教学技术为“教学论”

  • D. 夸美纽斯出版《大教学论》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5: 15. 教师合理( )是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的最重要条件

选项:

  • A. 知能结构

  • B. 知识结构

  • C. 能力结构

  • D. 身心素质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6: 16. “学校课程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持这种观点的是 ( )

选项:

  • A. 被动适应论

  • B. 主动适应论

  • C. 滞后论

  • D. 超越论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7: 17. 隐性课程的首倡者是 ( )

选项:

  • A. 杜威

  • B. 克伯屈

  • C. 鲍尔斯和金蒂斯

  • D. 杰克逊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8: 18. 在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上,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的观点属于 ( )

选项:

  • A. 被动适应论

  • B. 主动适应论

  • C. 调和论

  • D. 超越论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9: 19. 本书中指出,狭义的学科就是指( )

选项:

  • A. 教学科目

  • B. 教学内容

  • C. 教学计划

  • D. 教学大纲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0: 20. 杜威教学理论核心的理论基础是 ( )

选项:

  • A. 发生认识论

  • B. 主知主义心理学

  • C. 实用主义哲学

  • D. 科学主义哲学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1: 21. ( )是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

选项:

  • A. 课程

  • B. 教师

  • C. 教学方法

  • D. 教学手段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2: 22. 一门学科的内容按照逻辑体系组织起来,其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用这种方式组织起来的课程称为 ( )

选项:

  • A. 直线式课程

  • B. 螺旋式课程

  • C. 显性课程

  • D. 隐性课程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3: 23. “参观动物园并讨论那儿有趣的事情”这一教学目标属于 ( )

选项:

  • A. 普遍性目标

  • B. 行为目标

  • C. 生成性目标

  • D. 表现性目标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4: 24. 教学关系首先是以( )为中介的一种关系

选项:

  • A. 知识授受

  • B. 掌握知识

  • C. 发展智力

  • D. 学习需要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5: 25. 英、美等国广泛开设的“社会研究”课属于( )

选项:

  • A. 广域课程

  • B. 学科课程

  • C. 活动课程

  • D. 问题课程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6: 26. 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和面积计算公式,然后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概念与面积计算,这种学习类型是 ( )

选项:

  • A. 上位学习

  • B. 下位学习

  • C. 概念学习

  • D. 并列结合学习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7: 27. 最早对课程目标进行分类的研究,形成完整的分类理论的是( )

选项:

  • A. 泰勒

  • B. 布卢姆

  • C. 加涅

  • D. 奥苏伯尔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8: 28. 与传统教学论中那种只注重智力或知识的发展相比,赞可夫的教学新体系实现了教学目标上的转换,这就是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 ( )

选项:

  • A. 一般发展

  • B. 特殊发展

  • C. 全面发展

  • D. 个性发展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9: 29.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实物、直观教具、示范性实验或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是 ( )

选项:

  • A. 实验法

  • B. 演示法

  • C. 参观法

  • D. 口述法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0: 30. 布鲁纳所倡导的教学方法是 ( )

选项:

  • A. 教育性教学

  • B. 问题解决教学

  • C. 发现教学

  • D. 情境教学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1: 31. 教学烦死的特点有 ( )

选项:

  • A. 问题性

  • B. 研究性

  • C. 发展性

  • D. 表达性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2: 32. “行为目标”取向的基本特点是目标的 ( )

选项:

  • A. 精确性

  • B. 具体性

  • C. 可操作性

  • D. 普遍性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3: 33. 现代教育发展的特点与趋势反映在 ( )

选项:

  • A. 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紧密

  • B. 教育民主化进程加快

  • C. 教育形式和手段多样化

  • D. 教育内容综合化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4: 34. 施瓦布认为,构成课程的要素有 ( )

选项:

  • A. 专家

  • B. 教师

  • C. 学生

  • D. 教材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5: 35. 超越论认为,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经验的关系是 ( )

选项:

  • A. 对话的关系

  • B. 交往的关系

  • C. 无关

  • D. 超越的关系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6: 36.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 ( )

选项:

  • A. 教学目标明确

  • B. 教学内容正确

  • C. 教学方法多样

  • D. 教学效果好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7: 37. 加涅把态度区分为( )

选项:

  • A. 情感因素

  • B. 认知因素

  • C. 行为结果

  • D. 运动策略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8: 38. 教学活动计划有( )

选项:

  • A. 学期计划

  • B. 单元计划

  • C. 课时计划

  • D. 学校计划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9: 39. 影响教学反复选择的因素有 ( )

选项:

  • A. 教学目标

  • B. 教学内容

  • C. 学生的特点

  • D. 教师的特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0: 40. 赫尔巴特将教学过程划分的阶段包括 ( )

选项:

  • A. 明了

  • B. 联想

  • C. 系统

  • D. 方法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1: 41. 课程变革被视为一种线性过程,课程专家在课堂外制定出变革计划,教师在课堂中实施变革计划,这种观点属于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 (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2: 42. 在实践中潜在课程一定与显性课程的目标一致(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3: 43. 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表现为从单一到多样,从刻板到灵活,从被动到主动等方面。(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4: 44. 课程就是教学内容(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5: 45. 活动课程的实质是以儿童为本位的。 (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6: 46. 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就是指教学技术的现代化。 (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7: 47.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式进行教学的是京师同文馆()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8: 48. 教师在学校的主要职责就是教好书(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9: 49. 家庭教育的重要特点是教育与生活具有融合性。 (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0: 50.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式和手段。(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青年搜题】查看答案



收藏
文章说明
©版权声明
本站提供的一切试卷均来自网上;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信息来自网络收集,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
评论留言

昵称

试卷网
试卷网
本站专注整合全网学习平台试卷资源,涵盖超星、学习通、尔雅、学起Plus、安徽继续教育、云上河开等平台的海量试题与答案,提供免费下载及在线查询服务。包含期末考试、模拟试题、章节练习等类型,覆盖大学、职业考试、继续教育等多领域,同步更新各平台最新试卷,助力高效备考与学习
  • 文章40040
  • 评论0
  • 微语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