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提升成绩,规划学习路径,设计职业方向,解决作业难题,指导论文写作。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九八五题库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作业论文指导
扫码关注
作业论文指导,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中国大学MOOC教育心理学作业答案
教育心理学
学校: 无
问题 1: 1. “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两种类型”是谁提出的?( )
选项:
A. 荣格
B. 斯普兰格
C. 威特金
D. 阿德勒
答案: 威特金
问题 2: 2. 林黛玉多愁善感,性情孤僻,动作细小无力,她的气质属于( )
选项: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答案: 抑郁质
问题 3: 3. 马斯洛需要层次中的最高层次需要是( )
选项:
A. 归属与爱
B. 社交与尊重
C. 求知与审美
D. 自我实现
答案: 自我实现
问题 4: 4. “最近发展区”是指( )。
选项:
A. 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B. 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C. 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D. 儿童先天具有的水平和后天发展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答案: 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问题 5: 5. 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选项:
A.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B. 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
C.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D.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答案: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问题 6: 6. 问一名四岁儿童:“你有兄弟吗?”他回答:“有。”“兄弟叫什么名字?”他回答:“吉姆。”但反过来问:“吉姆有兄弟吗?”他回答:“没有。”这说明儿童思维具有
选项:
A. 单维性
B. 不可逆性
C. 自我中心性
D. 抽象逻辑性
答案: 不可逆性
问题 7: 7.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到达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
选项: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 8. 维果斯基强调【】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A.同化 B.学习 C.社会文化 D.成熟
选项:
A. 同化
B. 学习
C. 社会文化
D. 成熟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 9. 教与学相交互过程的三种过程是( )。
选项:
A.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B.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互动过程
C.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思考过程
D.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 10. 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选项:
A. 华生
B. 桑代克
C. 布鲁纳
D. 加涅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 1. 青春期个体发展的主要矛盾表现为( )。
选项:
A. 主动感对内疚感
B. 勤奋感对自卑感
C.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 亲密感对孤独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 2. 个体生命的最后阶段,其主要矛盾是( )。
选项:
A. 亲密感对孤独感
B. 繁殖感对停滞感
C. 同一性角色混乱
D. 完善感对绝望感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 3. ( )是个体对自己的总体认识。
选项:
A. 自我评价
B. 自我概念
C. 自爱
D. 自尊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 4. 艾森伯格利用( )探讨了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选项:
A. 两难故事情境
B. 对偶故事法
C. 案例法
D. 临床法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5: 5. 3-6岁,个体发展的基本矛盾是( )。
选项:
A. 基本信任对怀疑
B. 自主性对羞怯
C. 主动感对内疚感
D. 勤奋感对自卑感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6: 6. ( )对恒河猴依恋行为的研究促使人们关注母亲在儿童人格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选项:
A. 桑代克
B. 班杜拉
C. 埃里克森
D. 哈洛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7: 7. ( )是个体在情绪反应、活动水平、注意和情绪控制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选项:
A. 气质
B. 人格
C. 性格
D. 能力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8: 8. ( )在其理论中强调两种工具(物质工具和精神工具)和两种心理机能(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
选项:
A. 桑代克
B. 皮亚杰
C. 维果斯基
D. 班杜拉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9: 9. ( )是儿童通过改变已有图式(或形成新的图式)来适应新刺激的认知过程。
选项:
A. 图式
B. 同化
C. 顺应
D. 平衡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0: 10. 出生至18个月,个体的基本矛盾是( )。
选项:
A. 基本信任对怀疑
B. 自主性对羞怯
C. 主动感对内疚感
D. 勤奋感对自卑感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1: 1. 某学生情感发生迅速、强烈、持久,动作的发生也是迅速、强烈、有力。他为人热情,精力旺盛,脾气急躁。他属于哪种气质类型呢?( )
选项:
A. 胆汁质
B. 粘液质
C. 多血质
D. 抑郁质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2: 2. 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具有“自我中心“、不守恒、不可逆等特征的是( )。
选项:
A. 幼儿
B. 小学生
C. 初中生
D. 高中生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3: 3. 小明英语四级考试没过,他认为是自己就不是学习英语的料。小明的归因有何特点?( )
选项:
A. 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
B. 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
C. 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
D. 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4: 4. 小红为了家长和老师的赞许而拼命学习,这是出于什么内驱力?( )
选项:
A. 自我提高
B. 附属内驱力
C. 内部动机
D. 认知内驱力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5: 5. 使用谐音法进行识记属于( )策略?
选项:
A. 元认知学习策略
B. 复述学习策略
C. 资源管理策略
D. 精细加工策略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6: 6. 人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按照合理的完善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智力活动方式,被称为( )
选项:
A. 操作技能
B. 脑力技能
C. 创造技能
D. 心智技能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7: 7. 如果学生已经掌握了“哺乳动物”的相关知识,现在学习“鲸”,当教师告诉学生“鲸”是一种哺乳动物时,学生很快就能知道“鲸”具有某些特点,这种学习是( )。
选项:
A. 并列结合学习
B. 命题学习
C. 上位学习
D. 下位学习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8: 8. 能够确定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
选项: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实验法
D. 个案研究法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9: 9. 某5岁小孩在斯坦福—比奈量表智力测验中智商为120,他的智力年龄( )。
选项:
A. 5岁
B. 6岁
C. 7岁
D. 8岁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0: 10. 小明总是情绪平稳、安静稳重、沉默寡言,反应迟缓,善于忍耐,他的气质类型是( )。
选项: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1: 1. 在学习迁移的经典理论中,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理论是
选项:
A. 共同要素说
B. 形式训练说
C. 概括化理论
D. 关系转换说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2: 2. 做“水下击靶”实验的心理学家是
选项:
A. 桑代克
B. 贾德
C. 苛勒
D. 伍德沃斯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3: 3. 某同学背一首诗,读六遍刚好成诵,要想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继续朗诵
选项:
A. 6遍
B. 4遍
C. 3遍
D. 2遍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4: 4. 目前,理论界较公认的观点认为创造性的核心是
选项:
A. 直觉思维
B. 聚合思维
C. 发散思维
D. 抽象思维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5: 5. 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的心理学家是
选项:
A. 卡特尔
B. 斯皮尔曼
C. 塞斯顿
D. 吉尔福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6: 6. 一个人看到某个物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这是
选项:
A. 定势
B. 功能固着
C. 原型启发
D. 酝酿效应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7: 7. 小王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它的这种行为属于
选项:
A. 焦虑
B. 强迫行为
C. 强迫观念
D. 强迫恐惧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8: 8. 假如一个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想方设法控制学生。重视人际关系和他人的评价与态度,重视课堂管理。那么他处于教师成长的
选项:
A. 关注情境阶段
B. 关注学生阶段
C. 关注生存阶段
D. 关注发展阶段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9: 9. 当某教师在课堂时,学生不声不响,而当离校或离开课堂以后,学生纪律立即松懈。与这种课堂纪律有关的教师领导类型最可能是
选项:
A. 专制型
B. 民主型
C. 放任型
D. 无法确定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0: 10. 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选项:
A. 4土2个组块
B. 5土2个组块
C. 6土2个组块
D. 7土2个组块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1: 1. 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选项:
A. 讲解
B. 观察
C. 示范
D. 练习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2: 2. 问题解决的首要条件是
选项:
A. 提出假设
B. 提出问题
C. 发现问题
D. 提出方案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3: 3. 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常常表现出学习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我们所说的
选项:
A. 扇贝效应
B. 南风效应
C. 罗森塔尔效应
D. 巴纳姆效应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4: 4. 学完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后,再学习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这种学习属于
选项:
A. 上位学习
B. 下位学习
C. 并列学习
D. 组合学习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5: 5. 在下列各种学习动机属于内在动机的是
选项:
A. 获得解答
B. 获得高分
C. 获得老师表扬
D. 获得好名次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6: 6. 关于成就动机的研究表明,与害怕失败者相比,追求成功者倾向于选择
选项:
A. 比较难的任务
B. 非常难的任务
C. 非常容易的任务
D. 难度适中的任务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7: 7. 皮亚杰对道德认知的研究方法是
选项:
A. 道德两难故事
B. 守恒实验
C. 沙盘游戏
D. 对偶故事法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8: 8. 陆钦斯的“量杯”实验是( )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
选项:
A. 思维
B. 认知
C. 定势
D. 智力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9: 9. 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能持完全否定态度,更不应指责,要给予一定的肯定。这体现了在塑造创造性的个性时要注意
选项:
A. 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B. 鼓励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精
C. 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D.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0: 10. “榜样学习”的教育效应最适合的心理学解释理论是
选项:
A. 强化说
B. 认知失调论
C. 从众说
D. 观察学习理论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1: 1. 根据科尔伯格的品德发展理论,“好孩子”取向属于( )
选项:
A. 前习俗水平
B. 习俗水平
C. 后习俗水平
D. 超习俗水平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2: 2. 一般来说,偏爱自然科学且成绩较好的学生的认知风格大多数属于( )
选项:
A. 场依存型
B. 场独立型
C. 沉思型
D. 冲动型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3: 3. 人借助于骨骼、肌肉实现的,以合理的完善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系列外部动作方式,被称为( )
选项:
A. 动作技能
B. 心智技能
C. 智慧技能
D. 体力技能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4: 4. 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之后,给予一个厌恶刺激,那么以后在类似刺激或情境下,该行为发展概率就会降低甚至受到抑制。这是( )过程。
选项: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消退
D. 惩罚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5: 5. 小学生学会了加法之后,能够学会减法。学会了乘法之后,能够学会除法,这体现了小学阶段儿童思维( )
选项:
A. 具有自我中心性
B. 具有抽象的传递性推理能力
C. 具有可逆性
D. 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6: 6. 一个人看到某个物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这种现象称为( )
选项:
A. 定势
B. 功能固着
C. 原型启发
D. 酝酿效应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7: 7. 下列属于内部动机的是( )
选项:
A. 学好英语可以得到小红花
B. 学好英语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
C. 喜欢听纯正的英语
D. 学好英语将来可以出国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8: 8. 在观察学习中,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强化因而自己的相应行为倾向间接地受到强化称之为( )
选项:
A. 替代强化
B. 直接强化
C. 自我强化
D. 他人强化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9: 9. 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应当特别重视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产生( )
选项:
A. 成就动机
B. 认知内驱力
C. 自我提高内驱力
D. 附属内驱力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0: 10. 小红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检查与监控,她所运用的学习策略属于( )。
选项:
A. 复述策略
B. 精细加工策略
C. 元认知策略
D. 组织策略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1: 1. 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奠定了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并支配西方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研究长达50年。这本书的作者是( )
选项:
A. 华生
B. 斯金纳
C. 艾宾浩斯
D. 桑代克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2: 2. 维纳的归因理论从三个维度上来分析原因,其中不包括( )。
选项:
A. 原因源
B. 可控性
C. 稳定性
D. 明晰性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3: 3. 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是( )
选项:
A. 场依存型
B. 场独立型
C. 沉思型
D. 冲动型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4: 4. 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认知一般达到了( )
选项: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5: 5. 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属于哪种气质类型呢?( )
选项:
A. 胆汁质
B. 粘液质
C. 多血质
D. 抑郁质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6: 6. 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选项:
A. 维果斯基
B. 布鲁纳
C. 加涅
D. 桑代克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7: 7.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其中6到11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培养( )
选项:
A. 自主感
B. 信任感
C. 同一性
D. 勤奋感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8: 8. 奥苏泊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
选项:
A. 机械学习
B. 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C.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D. 探究学习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9: 9. 在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明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他的认知方式属于( )
选项:
A. 场依存型
B. 场独立型
C. 思考型
D. 冲动型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0: 10. 采用两难故事法对儿童道德判断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
选项:
A. 埃里克森
B. 科尔伯格
C. 皮亚杰
D. 艾森克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1: 1. 主张用发展的眼光多角度、多层次地看待事物,反对经验论和机械论,提倡一切从实际出发,提倡实事求是的、多元辩证的、科学的认识路线。
选项:
A. 辩证观
B. 人性观
C. 系统观
D. 层次观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2: 2. 从( )出发去研究复杂性的教育心理学问题,就是要从教育情境中主体心理结构与功能等多方面去认识它。
选项:
A. 辩证观
B. 人性观
C. 系统观
D. 层次观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3: 3. ( )原则知识教育心理学研究要贯彻实事求是的精神,即根据教育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来研究其本质、规律与机制,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
选项:
A. 客观性
B. 教育性
C. 理论联系实际
D. 实际联系理论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4: 4. ( )原则是指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研究手段与方法应能促进被试心理的良性发展,知识所有关于人的心理学研究都应遵从的一个基本伦理道德原则。
选项:
A. 客观性
B. 教育性
C. 理论联系实际
D. 实际联系理论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5: 5. ( )是指儿童把新的刺激纳入已有图式中的认知过程。
选项:
A. 图式
B. 同化
C. 顺应
D. 平衡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6: 6. ( )阶段,个体发展了运用符号表征物体的能力,认知具有自我中心、不可逆、刻板性等特征。
选项:
A. 感觉运动
B. 前运算
C. 具体运算
D. 形式运算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7: 7. ( )阶段,个体掌握了一定的逻辑运算能力,实现了守恒和可逆。但只能将逻辑运算应用于具体事物。
选项:
A. 感觉运动
B. 前运算
C. 具体运算
D. 形式运算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8: 8. ( )阶段,个体能进行抽象思维和纯符号思维,此阶段个体认知发展的特点是具有假设-演绎推理能力、命题推理能力和组合分析能力。
选项:
A. 感觉运动
B. 前运算
C. 具体运算
D. 形式运算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9: 9.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提出者是( )。
选项:
A. 桑代克
B. 皮亚杰
C. 维果斯基
D. 班杜拉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0: 10. 主要是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的知识,称为( )
选项:
A. 程序性知识
B. 感性知识
C. 理性知识
D. 陈述性知识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1: 1. 人借助于骨骼、肌肉实现的,以合理的完善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系列外部动作方式,称之为
选项:
A. 心智技能
B. 体力技能
C. 驾驶技能
D. 操作技能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2: 2. 一般来说,学习一篇文章之后,对这篇文章的记忆效果
选项:
A. 中间部分内容记忆效果最好
B. 开头部分内容记忆效果最好
C. 头尾部分内容记忆效果最好
D. 结尾部分内容记忆效果最好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3: 3. 首倡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选项:
A. 柯尔伯格
B. 皮亚杰
C. 斯金纳
D. 巴甫洛夫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4: 4. 需要层次理论是( )提出的
选项:
A. 罗杰斯
B. 班杜拉
C. 奥苏伯尔
D. 马斯洛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5: 5. 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选项:
A. 线性关系
B. U型关系
C. 倒U型关系
D. 平行关系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6: 6. 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
选项:
A. 抑制现象
B. 挫折现象
C. 高原现象
D. 低谷现象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7: 7. 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称之为
选项:
A. 原型启发
B. 原型定向
C. 原型操作
D. 原型内化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8: 8. 由海德提出,并由韦纳进行系统探讨的动机理论是
选项:
A. 归因理论
B. 强化理论
C. 自我实现理论
D. 成就动机理论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9: 9. 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选项:
A. 班杜拉
B. 阿特金森
C. 默里
D. 斯金纳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0: 10. 为了获得老师、家长、同伴的赞许、认可和接纳而努力学习的动力是
选项:
A. 认知的内驱力
B. 附属的内驱力
C.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D. 生理性内驱力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1: 1. 为了抑制某种特定行为的发生,而让行为者在一段时间内得不到强化或远离强化刺激。这是( )。
选项:
A. 消退法
B. 暂时隔离法
C. 榜样示范法
D. 角色扮演法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2: 2. ( )关系是指个体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个体之间的,特别是同龄人之间的一种人际关系。
选项:
A. 亲子
B. 同伴
C. 师生
D. 父子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3: 3.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条件反射的( )。
选项:
A. 分化
B. 学习率
C. 效果率
D. 泛化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4: 4. 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并得到了能满足行为者需要的刺激物,这一反应在今后发生的概率增加。这是( )过程。
选项: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消退
D. 惩罚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5: 5. 当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出现时,若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这是( )过程。
选项: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消退
D. 惩罚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6: 6. ( )认为学习时个人、环境和行为三者相互影响的过程。
选项:
A. 皮亚杰
B. 班杜拉
C. 桑代克
D. 巴甫洛夫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7: 7. 斯莱文提出的QAIT模式中的A指( )。
选项:
A. 教学质量
B. 教学的适当性
C. 教学诱因
D. 时间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8: 8. ( )提出程序教学理论。
选项:
A. 桑代克
B. 斯金纳
C. 布鲁姆
D. 布鲁纳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9: 9. ( )强调认识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果,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记忆知识,而是让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
选项:
A. 奥苏泊尔
B. 加涅
C. 布鲁纳
D. 斯金纳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0: 10. ( )强调全人教育理念。
选项:
A. 行为主义
B. 认知主义
C. 人本主义
D. 精神分析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翰林搜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