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超星/学习通/尔雅等10+学习平台 | 历年真题+答案解析+模拟试卷 | 免费下载 实时更新 精准检索
超星学习通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作业答案
超新学习通 2025-04-21 15:49:30 1 0
广告示例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九八五题库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随机漂浮广告
超星学习通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作业答案

作业论文指导

扫码关注
作业论文指导,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超星学习通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作业答案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学校: 无

问题 1: 1. 数学是研究( )和( )的科学。

选项:

A. 形式推理 符号运算

B. 数量关系 模型构建

C. 数量关系 空间形式

D. 形式推理 数量关系

答案: 数量关系 空间形式

问题 2: 2. 数学是( )的重要基础。

选项:

A. 自然科学

B. 社会科学

C. 素质教育

D. 人文科学

答案: 自然科学

问题 3: 3. 下列哪一个不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性质。

选项:

A. 抽象性

B. 发展性

C. 普及性

D. 基础性

答案: 抽象性

问题 4: 4. 基于抽象结构,通过对研究对象的( )、( )、( )等,形成数学的结论和方法。

选项:

A. 数字运算 图形推理 建立模型

B. 符号运算 形式推理 模型构建

C. 数字运算 形式推理 建立模型

D. 符号运算 图形推理 模型构建

答案: 符号运算 形式推理 模型构建

问题 5: 5. 数学不仅是运算和( )的工具,还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

选项:

A. 想象

B. 思维

C. 创造

D. 推理

答案: 推理

问题 6: 6. 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 )根本任务、实施( )的功能。

选项:

A. 立德树人 素质教育

B. 文化传播 素质教育

C. 德智体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

D. 立德树人 文化教育

答案: 立德树人 素质教育

问题 7: 7. 数学在形成人的( )、( )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选项:

A. 科学思维 科学精神

B. 感性思维 科学精神

C. 理性思维 精神素养

D. 理性思维 科学精神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 8. 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掌握适应现代生活及进一步学习必备的:

选项:

A.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B.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

C. 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 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D.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 9. 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 )的习惯,和( )的意愿。

选项:

A. 独立思考 合作探究

B.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C. 独立思考 合作交流

D.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 10. ( )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

选项:

A. 公民素养

B. 数学素养

C. 核心素养

D. 运算能力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 1. 小学儿童在数学思维的具体表现要求包括()

选项:

A. 推理能力 运算能力

B. 推理意识 运算能力

C. 逻辑推理 数学运算

D. 推理意识 数学运算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 2. ()主要是指对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

选项:

A. 数感

B. 量感

C. 符号意识

D. 几何直观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 3. 符号意识是主要能够感悟()的数学功能

选项:

A. 符号

B. 数量

C. 图形

D. 形状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 4. 数感是形成()的经验基础

选项:

A. 抽象能力

B. 推理能力

C. 应用意识

D. 空间想象力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5: 5. 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关系的直观感知。

选项:

A. 大小

B. 形状

C. 位置

D. 几何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6: 6. 下列不属于数感的培养策略的是()

选项:

A. 重视低学段学生对数的感觉的建立。

B. 紧密结合现实生活情境和实例,培养学生的数感。

C. 让学生多经历有关数的活动过程,逐步积累数感经验。

D. 培养学生用定量的方法认识解决问题的习惯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7: 7. 下列是量感的要求( )

选项:

A. 能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

B. 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

C. 能够初步运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和一般规律

D. 能够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8: 8. 空间观念主要是指对空间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及()关系认识。

选项:

A. 运动

B. 位置

C. 状态

D. 形状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9: 9. 创新意识主要是指从( )、或科学情景中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

选项:

A. 日常生活

B. 自然现象

C. 生活规律

D. 质疑权威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0: 10. 创新意识的培养( )。

选项:

A. 教师要有创新思维,它是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认识的前提条件。

B. 激发学生兴趣,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条件。

C.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欲望,使学生的创新有路可循。

D. 教师要限制学生的想象。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1: 1. 推理意识主要是指对( )推理过程及意义的初步感悟。

选项:

A. 现象

B. 逻辑

C. 结果

D. 内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2: 2. 推理能力主要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 )推出其他命题或结论的能力

选项:

A. 规则

B. 逻辑

C. 事实

D. 想象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3: 3. 数据意识主要是指对数据的( )和随机性的感悟。

选项:

A. 分析

B. 计算

C. 意义

D. 认识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4: 4. 模型意识有助于( ),增强对数学的(),是形成模型观念的经验基础。

选项:

A. 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 应用意识

B. 了解现实世界 学习能力

C. 发展推理能力 兴趣

D. 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 兴趣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5: 5. 运算能力主要是指根据( )进行正确运算的能力。

选项:

A. 规则

B. 规律

C. 法则

D. 运算律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6: 6. 小学阶段,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 )。

选项:

A. 推理意识

B. 推理能力

C. 几何直观

D. 空间观念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7: 7. 推理意识有助于( )是形成推理能力的经验基础。

选项:

A. 养成讲道理

B. 明辩是非

C. 有条理的思维习惯

D. 增强交流能力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8: 8. 培养运算能力的方法有哪些( )。

选项:

A. 创设合适的计算教学情景。

B. 培养学生估算习惯。

C. 尊重学生算法多样化。

D.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9: 9. 如何培养推理意识( )?

选项:

A. 推理的培养不需要注意层次性

B. 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发展推理能力

C. 把推理意识融合到教学过程中

D. 把推理意识的培养落实到数学标准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中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0: 1. “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举例说明对象”是指行为动词( )的意义。

选项:

A. 了解

B. 探索

C. 掌握

D. 经历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1: 2.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会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这里“会”的的同类词是( )

选项:

A. 运用

B. 理解

C. 了解

D. 掌握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2: 3. 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 。体会的同类是( )

选项:

A. 感悟

B. 经历

C. 体验

D. 认识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3: 4. 在课程标准中描述过程目标的难度最大的行为动词为 ( )。

选项:

A. 感悟

B. 掌握

C. 运用

D. 探索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4: 5. 基于数学对象和对象之间的关系,选择或创造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是指( )行为动词的含义。

选项:

A. 体会

B. 运用

C. 认识

D. 了解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5: 6. 课程总目标中所提出的“四基”是指:( )、( )、( )、(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6: 7. 课程总目标中除了“四基”以外,还提出的“四能”,具体是指:( )和( )的能力、( )和( )的能力。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7: 8. 课程总目标中的“三会”指的是( ),( )(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8: 1.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由( )、( )、( )、( )四个学习领域组成。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9: 2. 数与代数在小学阶段包括( )和( )两个主题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0: 3. 数的运算教学应注重对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运算的统筹,让学生进一步感悟运算的(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1: 4. 在整数的认识内容中,理解数的意义和数的表示是核心内容。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2: 5. 小数不是十进制计数法。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3: 6. 小数的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小数的初步认识。第二阶段是小学的再认识即小数的意义。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4: 7. 分数只有一个含义,就是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是一个比率。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5: 1. 义务教育阶段,图形与几何包括两个方面的主题()和(),

选项:

A. “图形的认识和“图形的测量”

B. “图形的位置”和“图形的运动”

C.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和“图形的位置与运动”

D. “几何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和“几何图形的位置与运动”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6: 2. 第二学段观察物体教学要求,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场景,通过(),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图像与观察方位对应,发展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选项:

A. 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物体

B. 从不同方位观察不同的物体

C. 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

D. 从不同方向观察不同物体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7: 3. 引导学生通过对立体图形的测量,从度量的角度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理解长度、面积、体积都是相应度量单位的()

选项:

A. 累加

B. 重合

C. 测量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8: 4. 引导学生运用()的思想,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 等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形成空间观念和推理意识.

选项:

A. 类比

B. 转化

C. 数形结合

D. 对比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9: 5. 经历用直尺和圆规将三角形的三条边画到一条直线上的过程,直观感受(),知道什么是图形的周长;

选项:

A.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B. 三角形的周长

C. 两点间线段最短

D. 三角形的高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0: 6. 1升=

选项:

A. 1立方米

B. 1立方厘米

C. 1立方分米

D. 1立方毫米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1: 7.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认识,线段长度的测量,以及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选项:

A. 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认识

B. 线段长度的测量

C. 图形的周的计算

D. 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2: 8.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

选项:

A. 千米

B. 米

C. 分米

D. 厘米

E. 毫米

F. 公里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3: 9. 第三学段学业要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

选项:

A. 能说出这些图形的特征

B. 能辨认这些图形的展开图

C. 会计算这些图形的体积

D. 会计算这些图形的表面积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4: 1. 统计与概率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之一,在小学阶段包括( )、( )和( )三个主题。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5: 2. 数据分类的本质是根据( )对事物进行(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6: 3. 学生经历从( )到( )的过程,感悟如何根据事物的不同属性确定标准,依据标准区分事物,形成不同的类。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7: 4.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 )表现,反映( )要求。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8: 5. 学业质量标准是以( )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9: 6.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统计与概率的 ( ),感悟( ) 的过程,形成( )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0: 7. 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 ) 和客观世界中的( )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1: 8. 《数学课程标准》学生的数学语言主要表现为:( )、模型意识或模型观念、应用意识。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2: 9. 在第一学段,如何有效进行数据分类的教学( )。

选项:

A. 要重视对接学生学前阶段已有的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物体的简单分类。

B. 在亲身参与的动手活动中感悟分类的价值,在分类的过程中认识事物的共性与区别,学会分类的方法。

C. 鼓励学生运用文字、图画或表格等方式记录并描述分类的结果, 体会如何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

D. 要求学生背记分类的概念。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3: 10. 阐述数据意识的内涵( )。

选项:

A. 数据意识主要是指对数据的意义和随机性的感悟。

B. 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 感悟数据蕴含的信息。

C. 知道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而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

D. 知道同 一组数据可以用不冋方式表达,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式。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4: 1. 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来( ) 观念,了解( )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5: 2. “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是通过( )、( )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简单的随机现象,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6: 3. “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是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简单的随机现象,感受并( )随机现象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感悟数据的( ),形成(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7: 4. “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位于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8: 5. 阐述数据意识的内涵( )。

选项:

A. 数据意识主要是指对数据的意义和随机性的感悟。

B. 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 感悟数据蕴含的信息;

C. 知道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而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

D. 知道同一组数据可以用不冋方式表达,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式。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9: 6. 阐述第三学段对于体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的学业要求( )。

选项:

A. 能列举生活中的随机现象;

B. 列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判断简单随机现象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C. 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能根据数据提供的信息,判断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D. 能定量计算随机现象的概率。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0: 7. 阐述第三学段对于体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的内容要求( )。

选项:

A. 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及其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B. 定量计算随机现象的概率。

C. 在实际情境中,对一些简单随机现象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作出定性描述。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1: 8. ”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单元教学目标( )。

选项:

A. 通过摸球、摸牌、抛正方体等游戏活动,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感受简单随机现象;能列举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B. 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实例感受随机现象发生结果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能进行交流。

C. 在参与游戏、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可能性的学习与应用价值,初步形成随机意识和数据分析观念;感受游戏、操作等活动的乐趣,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2: 9. ”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单元教学重点( )。

选项:

A. 感受简单随机现象的特点;

B. 能列举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C. 能对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

D. 精确计算概率。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3: 10. 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的教学应该( )。

选项:

A. 引导学生在自然界和生活的情境 中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

B. 感知随机现象的基本特征,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可能以这样的程度也可能以那样的程度发生;

C. 让学生感知,许多随机现象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是可以预测的;

D. 让学生感受数据的随机性,发展数据意识。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4: 1. 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主要贯穿于第几学段?

选项: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5: 2. 右图是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叠在一起,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选项:

A. 12

B. 15

C. 16

D. 17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6: 3. 右图是一块长方形公园绿地,绿地长24米,宽16米,中间有一条宽为2米的道路,求草地(阴影部分)的面积。

选项:

A. 200

B. 308

C. 120

D. 166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7: 4. 牧场上长满了牧草,牧草每天匀速生长,这片牧草可供10头牛吃20天,可供15 头牛吃10天。问:这片牧草可供25头牛吃多少天?

选项:

A. 5

B. 10

C. 12

D. 15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8: 5. 两个顽皮孩子逆着自动扶梯行驶的方向行走,男孩每秒可走3级阶梯,女孩每秒可走2级阶梯,结果从扶梯的一端到达另一端男孩走了100秒,女孩走了300秒。问该扶梯共有多少级?

选项:

A. 50

B. 100

C. 150

D. 200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9: 6.

选项:

A. 119

B. 120

C. 121

D. 122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0: 7. 有一个分数,如果分子加1,这个分数就等于1/2,如果分母加1,这个分数就等于1/3,则这个分数是

选项:

A.

B.

C.

D.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1: 8. 一张试卷只有25道选择题,做对一道得4分:做错一题扣1分:如果不做则不得分也不扣分。小明的考卷得了78分,则他没做的共( )题

选项:

A. 1

B. 2

C. 3

D. 4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收藏
文章说明
©版权声明
本站提供的一切试卷均来自网上;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信息来自网络收集,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
评论留言

昵称

试卷网
试卷网
本站专注整合全网学习平台试卷资源,涵盖超星、学习通、尔雅、学起Plus、安徽继续教育、云上河开等平台的海量试题与答案,提供免费下载及在线查询服务。包含期末考试、模拟试题、章节练习等类型,覆盖大学、职业考试、继续教育等多领域,同步更新各平台最新试卷,助力高效备考与学习
  • 文章44971
  • 评论0
  • 微语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