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提升成绩,规划学习路径,设计职业方向,解决作业难题,指导论文写作。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九八五题库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作业论文指导
扫码关注
作业论文指导,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超星学习通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作业答案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学校: 无
问题 1: 1. 数学是研究( )和( )的科学。
选项:
A. 形式推理 符号运算
B. 数量关系 模型构建
C. 数量关系 空间形式
D. 形式推理 数量关系
答案: 数量关系 空间形式
问题 2: 2. 数学是( )的重要基础。
选项:
A. 自然科学
B. 社会科学
C. 素质教育
D. 人文科学
答案: 自然科学
问题 3: 3. 下列哪一个不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性质。
选项:
A. 抽象性
B. 发展性
C. 普及性
D. 基础性
答案: 抽象性
问题 4: 4. 基于抽象结构,通过对研究对象的( )、( )、( )等,形成数学的结论和方法。
选项:
A. 数字运算 图形推理 建立模型
B. 符号运算 形式推理 模型构建
C. 数字运算 形式推理 建立模型
D. 符号运算 图形推理 模型构建
答案: 符号运算 形式推理 模型构建
问题 5: 5. 数学不仅是运算和( )的工具,还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
选项:
A. 想象
B. 思维
C. 创造
D. 推理
答案: 推理
问题 6: 6. 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 )根本任务、实施( )的功能。
选项:
A. 立德树人 素质教育
B. 文化传播 素质教育
C. 德智体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
D. 立德树人 文化教育
答案: 立德树人 素质教育
问题 7: 7. 数学在形成人的( )、( )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选项:
A. 科学思维 科学精神
B. 感性思维 科学精神
C. 理性思维 精神素养
D. 理性思维 科学精神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 8. 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掌握适应现代生活及进一步学习必备的:
选项:
A.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B.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
C. 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 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D.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 9. 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 )的习惯,和( )的意愿。
选项:
A. 独立思考 合作探究
B.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C. 独立思考 合作交流
D.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 10. ( )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
选项:
A. 公民素养
B. 数学素养
C. 核心素养
D. 运算能力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 1. 小学儿童在数学思维的具体表现要求包括()
选项:
A. 推理能力 运算能力
B. 推理意识 运算能力
C. 逻辑推理 数学运算
D. 推理意识 数学运算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 2. ()主要是指对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
选项:
A. 数感
B. 量感
C. 符号意识
D. 几何直观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 3. 符号意识是主要能够感悟()的数学功能
选项:
A. 符号
B. 数量
C. 图形
D. 形状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 4. 数感是形成()的经验基础
选项:
A. 抽象能力
B. 推理能力
C. 应用意识
D. 空间想象力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5: 5. 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关系的直观感知。
选项:
A. 大小
B. 形状
C. 位置
D. 几何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6: 6. 下列不属于数感的培养策略的是()
选项:
A. 重视低学段学生对数的感觉的建立。
B. 紧密结合现实生活情境和实例,培养学生的数感。
C. 让学生多经历有关数的活动过程,逐步积累数感经验。
D. 培养学生用定量的方法认识解决问题的习惯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7: 7. 下列是量感的要求( )
选项:
A. 能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
B. 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
C. 能够初步运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和一般规律
D. 能够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8: 8. 空间观念主要是指对空间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及()关系认识。
选项:
A. 运动
B. 位置
C. 状态
D. 形状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9: 9. 创新意识主要是指从( )、或科学情景中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
选项:
A. 日常生活
B. 自然现象
C. 生活规律
D. 质疑权威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0: 10. 创新意识的培养( )。
选项:
A. 教师要有创新思维,它是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认识的前提条件。
B. 激发学生兴趣,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条件。
C.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欲望,使学生的创新有路可循。
D. 教师要限制学生的想象。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1: 1. 推理意识主要是指对( )推理过程及意义的初步感悟。
选项:
A. 现象
B. 逻辑
C. 结果
D. 内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2: 2. 推理能力主要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 )推出其他命题或结论的能力
选项:
A. 规则
B. 逻辑
C. 事实
D. 想象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3: 3. 数据意识主要是指对数据的( )和随机性的感悟。
选项:
A. 分析
B. 计算
C. 意义
D. 认识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4: 4. 模型意识有助于( ),增强对数学的(),是形成模型观念的经验基础。
选项:
A. 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 应用意识
B. 了解现实世界 学习能力
C. 发展推理能力 兴趣
D. 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 兴趣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5: 5. 运算能力主要是指根据( )进行正确运算的能力。
选项:
A. 规则
B. 规律
C. 法则
D. 运算律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6: 6. 小学阶段,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 )。
选项:
A. 推理意识
B. 推理能力
C. 几何直观
D. 空间观念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7: 7. 推理意识有助于( )是形成推理能力的经验基础。
选项:
A. 养成讲道理
B. 明辩是非
C. 有条理的思维习惯
D. 增强交流能力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8: 8. 培养运算能力的方法有哪些( )。
选项:
A. 创设合适的计算教学情景。
B. 培养学生估算习惯。
C. 尊重学生算法多样化。
D.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9: 9. 如何培养推理意识( )?
选项:
A. 推理的培养不需要注意层次性
B. 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发展推理能力
C. 把推理意识融合到教学过程中
D. 把推理意识的培养落实到数学标准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中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0: 1. “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举例说明对象”是指行为动词( )的意义。
选项:
A. 了解
B. 探索
C. 掌握
D. 经历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1: 2.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会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这里“会”的的同类词是( )
选项:
A. 运用
B. 理解
C. 了解
D. 掌握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2: 3. 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 。体会的同类是( )
选项:
A. 感悟
B. 经历
C. 体验
D. 认识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3: 4. 在课程标准中描述过程目标的难度最大的行为动词为 ( )。
选项:
A. 感悟
B. 掌握
C. 运用
D. 探索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4: 5. 基于数学对象和对象之间的关系,选择或创造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是指( )行为动词的含义。
选项:
A. 体会
B. 运用
C. 认识
D. 了解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5: 6. 课程总目标中所提出的“四基”是指:( )、( )、( )、(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6: 7. 课程总目标中除了“四基”以外,还提出的“四能”,具体是指:( )和( )的能力、( )和( )的能力。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7: 8. 课程总目标中的“三会”指的是( ),( )(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8: 1.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由( )、( )、( )、( )四个学习领域组成。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9: 2. 数与代数在小学阶段包括( )和( )两个主题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0: 3. 数的运算教学应注重对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运算的统筹,让学生进一步感悟运算的(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1: 4. 在整数的认识内容中,理解数的意义和数的表示是核心内容。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2: 5. 小数不是十进制计数法。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3: 6. 小数的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小数的初步认识。第二阶段是小学的再认识即小数的意义。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4: 7. 分数只有一个含义,就是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是一个比率。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5: 1. 义务教育阶段,图形与几何包括两个方面的主题()和(),
选项:
A. “图形的认识和“图形的测量”
B. “图形的位置”和“图形的运动”
C.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和“图形的位置与运动”
D. “几何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和“几何图形的位置与运动”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6: 2. 第二学段观察物体教学要求,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场景,通过(),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图像与观察方位对应,发展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选项:
A. 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物体
B. 从不同方位观察不同的物体
C. 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
D. 从不同方向观察不同物体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7: 3. 引导学生通过对立体图形的测量,从度量的角度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理解长度、面积、体积都是相应度量单位的()
选项:
A. 累加
B. 重合
C. 测量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8: 4. 引导学生运用()的思想,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 等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形成空间观念和推理意识.
选项:
A. 类比
B. 转化
C. 数形结合
D. 对比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9: 5. 经历用直尺和圆规将三角形的三条边画到一条直线上的过程,直观感受(),知道什么是图形的周长;
选项:
A.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B. 三角形的周长
C. 两点间线段最短
D. 三角形的高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0: 6. 1升=
选项:
A. 1立方米
B. 1立方厘米
C. 1立方分米
D. 1立方毫米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1: 7.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认识,线段长度的测量,以及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选项:
A. 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认识
B. 线段长度的测量
C. 图形的周的计算
D. 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2: 8.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
选项:
A. 千米
B. 米
C. 分米
D. 厘米
E. 毫米
F. 公里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3: 9. 第三学段学业要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
选项:
A. 能说出这些图形的特征
B. 能辨认这些图形的展开图
C. 会计算这些图形的体积
D. 会计算这些图形的表面积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4: 1. 统计与概率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之一,在小学阶段包括( )、( )和( )三个主题。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5: 2. 数据分类的本质是根据( )对事物进行(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6: 3. 学生经历从( )到( )的过程,感悟如何根据事物的不同属性确定标准,依据标准区分事物,形成不同的类。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7: 4.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 )表现,反映( )要求。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8: 5. 学业质量标准是以( )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9: 6.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统计与概率的 ( ),感悟( ) 的过程,形成( )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0: 7. 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 ) 和客观世界中的( )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1: 8. 《数学课程标准》学生的数学语言主要表现为:( )、模型意识或模型观念、应用意识。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2: 9. 在第一学段,如何有效进行数据分类的教学( )。
选项:
A. 要重视对接学生学前阶段已有的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物体的简单分类。
B. 在亲身参与的动手活动中感悟分类的价值,在分类的过程中认识事物的共性与区别,学会分类的方法。
C. 鼓励学生运用文字、图画或表格等方式记录并描述分类的结果, 体会如何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
D. 要求学生背记分类的概念。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3: 10. 阐述数据意识的内涵( )。
选项:
A. 数据意识主要是指对数据的意义和随机性的感悟。
B. 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 感悟数据蕴含的信息。
C. 知道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而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
D. 知道同 一组数据可以用不冋方式表达,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式。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4: 1. 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来( ) 观念,了解( )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5: 2. “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是通过( )、( )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简单的随机现象,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6: 3. “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是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简单的随机现象,感受并( )随机现象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感悟数据的( ),形成(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7: 4. “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位于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8: 5. 阐述数据意识的内涵( )。
选项:
A. 数据意识主要是指对数据的意义和随机性的感悟。
B. 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 感悟数据蕴含的信息;
C. 知道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而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
D. 知道同一组数据可以用不冋方式表达,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式。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9: 6. 阐述第三学段对于体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的学业要求( )。
选项:
A. 能列举生活中的随机现象;
B. 列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判断简单随机现象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C. 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能根据数据提供的信息,判断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D. 能定量计算随机现象的概率。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0: 7. 阐述第三学段对于体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的内容要求( )。
选项:
A. 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及其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B. 定量计算随机现象的概率。
C. 在实际情境中,对一些简单随机现象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作出定性描述。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1: 8. ”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单元教学目标( )。
选项:
A. 通过摸球、摸牌、抛正方体等游戏活动,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感受简单随机现象;能列举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B. 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实例感受随机现象发生结果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能进行交流。
C. 在参与游戏、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可能性的学习与应用价值,初步形成随机意识和数据分析观念;感受游戏、操作等活动的乐趣,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2: 9. ”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单元教学重点( )。
选项:
A. 感受简单随机现象的特点;
B. 能列举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C. 能对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
D. 精确计算概率。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3: 10. 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的教学应该( )。
选项:
A. 引导学生在自然界和生活的情境 中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
B. 感知随机现象的基本特征,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可能以这样的程度也可能以那样的程度发生;
C. 让学生感知,许多随机现象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是可以预测的;
D. 让学生感受数据的随机性,发展数据意识。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4: 1. 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主要贯穿于第几学段?
选项: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5: 2. 右图是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叠在一起,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选项:
A. 12
B. 15
C. 16
D. 17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6: 3. 右图是一块长方形公园绿地,绿地长24米,宽16米,中间有一条宽为2米的道路,求草地(阴影部分)的面积。
选项:
A. 200
B. 308
C. 120
D. 166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7: 4. 牧场上长满了牧草,牧草每天匀速生长,这片牧草可供10头牛吃20天,可供15 头牛吃10天。问:这片牧草可供25头牛吃多少天?
选项:
A. 5
B. 10
C. 12
D. 15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8: 5. 两个顽皮孩子逆着自动扶梯行驶的方向行走,男孩每秒可走3级阶梯,女孩每秒可走2级阶梯,结果从扶梯的一端到达另一端男孩走了100秒,女孩走了300秒。问该扶梯共有多少级?
选项:
A. 50
B. 100
C. 150
D. 200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9: 6.
选项:
A. 119
B. 120
C. 121
D. 122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0: 7. 有一个分数,如果分子加1,这个分数就等于1/2,如果分母加1,这个分数就等于1/3,则这个分数是
选项:
A.
B.
C.
D.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1: 8. 一张试卷只有25道选择题,做对一道得4分:做错一题扣1分:如果不做则不得分也不扣分。小明的考卷得了78分,则他没做的共( )题
选项:
A. 1
B. 2
C. 3
D. 4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