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超星/学习通/尔雅等10+学习平台 | 历年真题+答案解析+模拟试卷 | 免费下载 实时更新 精准检索
超星学习通大学物理实验2024-2025第一学期作业答案
超新学习通 2025-04-13 15:05:10 1 0
广告示例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九八五题库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随机漂浮广告
超星学习通大学物理实验2024-2025第一学期作业答案

作业论文指导

扫码关注
作业论文指导,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超星学习通大学物理实验2024-2025第一学期作业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2024-2025第一学期

学校: 无

问题 1: 1. 下列表述对模拟法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A. 易于实现、易测的物理状态或过程可以模拟不易实现、不易测量的物理状态或过程

B. 无自由电荷分布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中静电场与不含电源各项同性均匀导体中稳恒电流场,两者电势数学表达式相同,可用电流场模拟静电场

C. 任何物理状态或过程都可以用模拟法测量

D. 应用模拟法也可以描绘电偶极子的电场

答案: 易于实现、易测的物理状态或过程可以模拟不易实现、不易测量的物理状态或过程

问题 2: 2. 均匀带电长直同轴柱面导体形成的静电场,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处电势V与内外电势差V

选项:

A.

B.

C.

D.

答案: 无信息

问题 3: 3. 本实验测量涉及下列操作步骤: 1、确定圆心:记录纸中找出电势较小比较圆的等势8个孔,做出几组两孔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找出交点最佳位置即确定为圆心,表中r

选项:

A. 2-5-4-3-1

B. 1-2-3-4-5

C. 2-4-5-1-3

D. 2-4-1-5-3

答案: 2-4-5-1-3

问题 4: 4. 稳恒电流场可以模拟某些带电导体的静电场,是因为在距离圆心r处两电势有完全相同的表达式,圆心 r处的相对电势与lnr成线性关系,下列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答案: 无信息

问题 5: 5. 圆环形金属电极A、B置于均匀导电介质水中形成电流场,在半径为r'处电势V '与两极电压V '

选项:

A.

B.

C.

D.

答案: 无信息

问题 6: 6. 本实验使用的实验仪器是

选项:

A. 导线

B. 静电场描绘仪

C. 打点记录纸

D. 电源

答案: 导线

问题 7: 7. 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选项:

A. 了解用模拟法测绘静电场的原理与方法

B. 了解电桥的灵敏度以及灵敏度对测量的影响

C. 了解静电场电场线的基本特点,等势线与电场线的关系

D. 了解验证电场强度为电势负梯度的原理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 1. 下列图中正确的改装电流表和改装电压表的原理图是

选项:

A.

B.

C.

D.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 2. 改装电流表需要并联的分流电阻计算公式是

选项:

A.

B.

C.

D.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 3. 本实验中“改装电压表并校准”部分涉及下列操作步骤: 1.然后逐步减小电源电压,使被改表分别调到4V,3V,2V,1V,记录相应的标准表读数;再逐步增大电源电压,使被改表由1V调到2V,3V,4V,5V,记录对应的标准表电压,完成表4.15-2; 2.缓慢增大电源电压,观察被改表的电流变化同时将标准电压表调到合适的量程挡,配合变阻器R

选项:

A. 4-3-1-2

B. 3-1-2-4

C. 4-2-1-3

D. 3-4-2-1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 4. 改装电压表需要串联的分电压阻计算公式是

选项:

A.

B.

C.

D.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 5. 本实验中“改装电流表并校准”部分涉及下列操作步骤: 1.缓慢增大电源电压,观察被改表的电流变化,同时将标准电流表调到合适的量程挡,配合变阻器R

选项:

A. 4-3-1-2

B. 3-4-2-1

C. 4-2-1-3

D. 3-1-2-4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 6. 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选项:

A. 学会将电压表改装成量程较小的电流表

B. 学习测量表头满偏电流

C. 学会将毫安表改装成量程较大的电流表和电压表

D. 学会标定电表的准确度等级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 7. 本实验使用的实验仪器是

选项:

A. 万用表

B. 专用导线若干

C. DH4508型电表改装与校准试验仪

D. 滑线变阻器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5: 1. 本实验使用的实验仪器是

选项:

A. 读数显微镜

B. 钠光灯

C. 牛顿环

D. 游标卡尺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6: 2. 关于推导出的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R的公式

选项:

A. D表示明环直径

B. 利用暗环直径测量R可消除用半径测量时环心位置不易确定造成的误差

C. D表示暗环直径

D. 中心是0级暗环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7: 3. 在等厚干涉原理中,等厚干涉明纹(或暗纹)满足的光程差等式中

选项:

A. k表示明(暗)干涉条纹的级数

B. n表示透镜的折射率

C. n表示空气薄膜的折射率

D. e表示空气薄膜的厚度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8: 4. 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选项:

A. 掌握等倾干涉的基本原理,学习用等倾干涉实现牛顿环干涉的实验方法

B. 掌握用牛顿环测定平凸透镜曲率半径的方法

C. 熟练掌握用读数显微镜测距

D. 掌握等厚干涉的基本原理,学习用分振幅法实现干涉的实验方法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9: 5. 关于推导出的牛顿环半径r的公式中

选项:

A. 第1式表示暗环半径,第2式表示明环半径

B. k表示环的级数

C. R表示透镜的曲率半径

D. r表示环的半径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0: 6. 本实验使用的牛顿环装置由以下哪几部分构成

选项:

A. 平凹玻璃透镜

B. 金属扣具

C. 平凸玻璃透镜

D. 光学平板玻璃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1: 7. 用读数显微镜测量干涉环直径部分,涉及下列操作步骤: 1. 让十字刻线反向向右移动2环,“竖直”刻线与第25环相切时,记录下第25环的位置; 2. 向右移动十字刻线,当“竖直”刻线分别与25-21,15-11暗环相切时,记下各暗环在读数显微镜上位置; 3. 记住视场中的“竖直”刻线所经过的暗环数0,1,2,….,“竖直”刻线与第27暗环相切; 4. 经过牛顿环心后,继续向右移动,依次记下与牛顿环中心右侧11-15,21-25各级暗环相切时的读数,填入表格中; 5. 转动测微手轮,使读数显微镜的十字刻线从牛顿环的环心向左移动; 本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为

选项:

A. 3-2-4-1-5

B. 5-2-3-4-1

C. 2-4-1-3-5

D. 5-3-1-2-4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2: 8. 调整实验光路,观察牛顿环的干涉图样部分,涉及下列操作步骤: 1.将显微镜对准环中心,转动调焦手轮,先使玻璃片接近牛顿环装置,然后使显微镜筒自下而上缓慢上升,直到看清楚牛顿环; 2.用眼睛直接观察牛顿环的干涉条纹,并调整螺丝使干涉环位于中心; 3.点燃钠光灯,预热约5分钟; 4.调整读数显微镜目镜,使视场中分划板上的十字刻线清晰,而且“竖直”刻线与镜筒平移方向垂直; 5.调整灯的高度,让钠黄光直射45º平板玻璃片,经玻璃片反射后垂直照射到牛顿环实验装置上; 本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为

选项:

A. 2-4-1-3-5

B. 2-3-5-4-1

C. 3-2-4-1-5

D. 5-3-1-2-4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3: 1. 关于旋光现象的原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选项:

A. 旋光性溶液分为左旋溶液和右旋溶液

B. 用旋光仪测出浓度已知的溶液的旋光角度,即可求得溶液的旋光度

C. 旋光度与入射光波长、温度、溶液左右旋方向有关

D. 线偏振光通过某些物质的溶液后,其振动面将旋转一定角度,旋转角度与光所通过的旋光物质的长度成正比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4: 2. 本实验使用的实验仪器是

选项:

A. 不同浓度的旋光性溶液

B. 汞灯光源

C. 试管

D. 旋光仪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5: 3. 关于线偏振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A. 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光是一种电磁波

B. 光在传播过程中,光矢量只沿着一个确定的方向振动,其大小、方向不变,则该偏振光称为线偏振光

C. 光振动始终在某一确定方向的光称为线偏振光,简称偏振光

D. 电磁波是纵波,其光振动方向与光波前进方向构成的平面叫做振动面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6: 4. 关于三分视场的成像原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选项:

A. OA为从石英片透射光矢量,OB为从玻璃片透射光矢量,OX为检偏器的偏振化方向.旋转检偏器,两束透射光在OX上的投影大小表示透射光的强度

B. 图 (c)中,OB在OX 上的投影为零,三分视场的两侧部分为暗区,中间为亮区

C. 图 (a)中,OA在OX上的投影为零,三分视场的中间部分为暗区,两侧为亮区

D. 图 (b)和(d)中,OA和OB在OX上的投影值大小相等,整个三分视场亮度一致,但 (b)图中的三分视场是一个暗黄色视场,(d)图中的三分视场是一个明黄色视场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7: 5. 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选项:

A. 验证光的纵波特性

B. 了解旋光仪的结构原理,学习用旋光仪测定旋光性溶液的旋光度

C. 观察偏振光通过旋光性物质的旋光现象

D. 验证马吕斯定律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8: 6. 下图中,旋光仪左、右游标读数正确的是

选项:

A. 左游标读数:9.35°

B. 右游标读数:9.30°

C. 左游标读数:10.35°

D. 右游标读数:10.30°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9: 7. 关于三分视场的描述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选项:

A. 经过起偏器后的偏振光通过石英片(各向异性晶体)后将发生双折射现象

B. 在起偏器后面放置一块玻璃片,玻璃片与起偏器的中部在视场中重叠,在玻璃片两边装上一定厚度的石英片,以补偿入射光由于玻璃片的吸收而发生的亮度变化,由此形成三分视场

C. 透过石英片的偏振光与两侧通过补偿玻璃片的偏振光将具有不同的偏振化方向,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影荫角

D. 在起偏器后面放置一块石英晶体片,石英片与起偏器的中部在视场中重叠,在石英片两边装上一定厚度的玻璃片,以补偿入射光由于石英片的吸收而发生的亮度变化,由此形成三分视场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0: 8. 使用旋光仪测定旋光角时,涉及下列操作步骤: 1. 读取初始游标读数,将左、右游标的读数计入数据表格; 2. 调节旋光仪,观察光的偏振。调节望远镜的调焦手轮,使偏振光通过空气后的三分视场清晰。调节度盘转动手轮,观察三分视场变化规律找到第二个视场,其表现为呈现暗黄色、视场一片均匀,亮度没有差别; 3. 打开旋光仪开关,预热5分钟,钠光灯发光稳定后,开始实验; 4. 打开镜盖,将已知溶液浓度的玻璃管放入镜筒中,注意把玻璃管有圆泡的一端向上,并将气泡置于凸起处; 5. 盖上镜盖,调节望远镜调焦手轮,使三分视场清晰。调节度盘转动手轮,观察三分视场的变化,使视场再次回到暗黄色,视场一片均匀时,将左、右游标的读数、记入数据表格; 本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为

选项:

A. 5-3-1-2-4

B. 3-2-1-4-5

C. 3-2-4-1-5

D. 5-2-3-4-1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1: 1. 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选项:

A. 了解声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

B. 学会使用示波器测频率

C. 加深对驻波、振动合成、相位等概念的理解

D. 了解超声波产生和接收的原理,学习测量空气中声速的方法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2: 2. 关于驻波法测量声速,S

选项:

A. 两个相邻的波腹位置之间的距离��/2

B. 两个相邻的波腹与波节位置之间的距离��/2

C. 两个相邻的波节位置之间的距离��/2

D. 两个相邻的波腹与波节位置之间的距离��/4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3: 3. 本实验使用的测定声速的方法有

选项:

A. 相位比较法测量声速

B. 逐差法测量声速

C. 数值模拟法测量声速

D. 驻波法测量声速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4: 4. 关于相位比较法测量声速,相位差对应的李萨如图形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无确定取值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5: 5. 实验系统的连接和工作频率的确定部分,涉及下列操作步骤: 1. 调节连续波强度和接收增益旋钮,使声速测试仪信号源输出合适的电压,调节示波器的扫描时基和通道增益,使示波器显示稳定的接收波形; 2. 按图4.17-2连接超声波声速测定实验系统; 3. 调节信号频率(25~45 kHz),观察频率调整时CH2通道的电压幅度变化.在某一频率处电压幅值明显增大,再适当调节示波器通道增益,仔细微调频率,使电压幅度为极大值,此频率即为共振频率; 4. 接通电源,仪器预热约15分钟,示波器预热2分钟; 5. 改变S1和S2的间距,重复上一步骤,再次测定相应的共振频率,分别在5个不同位置微调输出频率,使正弦波的振幅均达到极大值,将数据填入表4.17-1.取平均值作为换能器的最佳工作频率; 本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为

选项:

A. 3-1-2-5-4

B. 3-4-1-2-5

C. 3-5-2-4-1

D. 2-4-1-3-5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6: 6. 利用驻波法测声速部分,涉及下列操作步骤: 1. 将S2移到距离S1约5 cm处,沿一个方向缓慢转动摇手鼓轮,使x逐渐增大,当示波器上显示波形振幅最大时,读出S2所在位置x,作为第一个测量点; 2. 选择连续波工作方式,设置信号频率为上一步所确定的最佳工作频率; 3. 先关掉通道CH1的波形,来回移动S2,观察CH2通道接收信号的波形幅度变化.如果幅值太大,可以适当调节示波器上的幅度旋钮,使波形显示大小合理; 4. 继续沿同一方向转动摇手鼓轮,逐个记录波形振幅最大时S2的位置,连续读出10组数据,填入表4.17-2,并记录实验时的室温t; 本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为

选项:

A. 2-4-1-3

B. 3-1-2-4

C. 2-3-1-4

D. 3-2-4-1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7: 7. 利用相位比较法测声速部分,涉及下列操作步骤: 1. 继续沿同一方向转动摇手鼓轮,逐个记录示波器屏幕上出现图4.17-3(c)、4.17-3(e)、4.17-3(c)…所示图形时S2的位置,相邻两个位置间的距离为)λ/2.连续读出10组数据,填入表4.17-3,并记录实验时的室温t; 2. 将S2移到距离S1约5cm处,沿一个方向缓慢转动摇手鼓轮,找到图4.17-3(a)所示图形的位置作为第一个测量点,记下S2所在位置的读数x

选项:

A. 2-4-1-3

B. 4-2-3-1

C. 4-3-2-1

D. 2-3-1-4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8: 8. 本实验使用的实验仪器是

选项:

A. 示波器

B. 游标卡尺

C. 温度计

D. 声速测定仪及信号源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9: 1. 本实验使用的实验仪器是

选项:

A. 数字示波器

B. 直流电桥

C. 电压表、电流表

D. 双路数字合成信号发生器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0: 2. 观察李萨如图部分,涉及下列操作步骤: 1. 在示波器面板上按AUTO键,显示上下两个正弦波形,观察两波形相位; 2. 再由示波器水平系统中按MENU -TIME -X-Y, 观察李萨如图形,调节李萨如图的位置和大小; 3. 调节信号发生器中通道1和通道2信号均设置为1kHz、10V的正弦波; 4. 改变通道2信号频率为2kHz, 3kHz, 1.5kHz 观察相应的李萨如图形; 5. 调节信号发生器中通道1和通道2信号频率为1kHz 10V的正弦波,在信号发生器中调节通道2的相位。相位输入45°,90°,135°观察相应的李萨如图形; 本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为

选项:

A. 3-4-1-2-5

B. 1-3-5-2-4

C. 3-5-2-4-1

D. 3-1-2-5-4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1: 3. 用李萨如图形测定频率的基本原理中,频率比和切点个数之间的关系及图中的频率比分别为

选项:

A.

B.

C.

D.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2: 4. 了解垂直控制系统、 水平控制系统、按键的作用与功能部分,涉及下列操作步骤: 1. 在信号发生器中设置通道1信号为: 正弦波,频率1kHz,电压5V; 2. 示波器上关闭CH1信号,打开CH2信号,观察三角波; 3. 在示波器上打开CH1,观察正弦波波形;通过对竖直系统和水平系统的POSITION 和SCALE调节,观察波形的变化; 4. 在信号发生器中设置通道2信号为: 三角波,频率100Hz,电压2V; 本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为

选项:

A. 2-1-3-4

B. 1-2-3-4

C. 1-3-4-2

D. 1-4-3-2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3: 5. 电压测量部分,涉及下列操作步骤: 1. 在示波器上关闭CH2信号,显示CH1正弦波信号,输出电压设置为5V; 2. 手动测量: 根据示波器上正弦波波峰到波谷占据的格数,由屏幕左下方的显示的垂直方向分度电压(即V/div), 计算出电压的峰峰值和有效值; 3. 改变CH1信号输出电压设置为10V,15V,重复以上步骤测量电压; 4. 自动测量: 确定信号源为CH1, 利用示波器的自动测量功能键Measure键测量打开全部测量,选择峰峰值和有效值记录; 5. 调节示波器,使屏幕上正弦波波形显示达到测量最佳状态; 本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为

选项:

A. 1-3-5-2-4

B. 1-5-2-4-3

C. 1-4-3-2-5

D. 2-3-4-5-1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4: 6. 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选项:

A. 熟悉数字示波器的特点,学会使用数字示波器观察波形及测量未知信号

B. 了解模拟示波器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

C. 学习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D. 利用示波器测定驻波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5: 7. 图中峰-峰值电压和周期分别为

选项:

A. T=6Í200μs=1200 μs

B. V

=1Í6=6 V

C. V

=0.5Í6=3 V

D. T =6Í100μs=600 μs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6: 8. 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

选项:

A. 示波管的工作原理

B. Y-t和扫描信号的观测

C. 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D. 扫描电压的同步与触发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7: 1. 关于单臂电桥的处于平衡时的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A. 电桥平衡时,检流计G的指数为0

B. 本实验中调节电桥平衡的方法为:保持量程倍率K

为定值,调节的R

C. 通过检流计G的示数,比较电路中A、C两点的电势差是否为零

D. 图中R

、 R

为比较臂,R

为比例臂, R

为待测电阻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8: 2. 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选项:

A. 了解电桥的灵敏度以及灵敏度对测量的影响

B. 学会用箱式直流单臂电桥测量电阻

C. 掌握单臂电桥测量电阻的原理和方法

D. 学会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9: 3. 关于电桥的灵敏度,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A. 电桥的灵敏度越高,由灵敏度引入的误差越大

B. 电桥平衡的绝对误差

C. 电桥灵敏度

D. 电桥平衡时,若电阻R

改变一微小量ΔR

,检流计将偏转Δn个小格,由此可以定义电桥的灵敏度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0: 4. 本实验测量涉及下列操作步骤: 1. 将比较臂的4个旋钮放在被测电阻Rx 的估计值位置上,先按电源按钮B(接通电源),后按检流计按钮G(接通检流计支路),观察检流计指针偏转的情况,反复调节Rs,直至电桥平衡,读取数据; 2. 将被测电阻R

选项:

A. 2-3-1-4

B. 4-2-3-1

C. 4-3-2-1

D. 2-4-1-3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1: 1. 下列关于亥姆霍兹线圈的磁场,表述正确的是

选项:

A. 当两通电线圈的通电电流方向一样时,线圈内部形成的磁场方向也一致,这样两线圈之间的部分就形成均匀磁场

B. 当两通电线圈的通电电流方向一样时,使用探测磁场装置在磁场内运动,所得的测量数值为零

C. 当两通电线圈电流方向不同时,在两线圈中心的磁场应为零

D. 当两通电线圈的通电电流方向一样时,使用探测磁场装置在磁场内运动,所得的测量数值几乎不变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2: 2. 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选项:

A. 学习感应法测量磁场的原理和方法

B. 学习安培环路定理测量磁场的分布

C. 学习毕奥-萨伐尔定律测量磁场的方法

D. 研究研究亥姆霍兹线圈周线上的磁场分布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3: 3. 本实验涉及下列实验步骤 1.连接实验仪器,开机后预热10分钟; 2.两个线圈同时通电流Ⅰ=100mA,测量其轴线上磁感应强度的分布; 3.线圈1通电流Ⅰ=100mA,测量在其轴线上的磁感应强度分布; 4.将测量结果填入数据表中;以亥姆霍兹线圈轴线中点О为坐标原点,分别作B

选项:

A. 1-2-3-5-4-6

B. 1-2-4-3-5-6

C. 3-5-1-2-4-6

D. 1-3-5-2-4-6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4: 4. 根据毕奥—萨伐尔定律,载流线圈在轴线圆心处的磁感应强度为

选项:

A.

B.

C.

D.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5: 5. 本实验使用的实验仪器是

选项:

A. 安培磁场实验仪

B. 亥姆霍兹线圈电磁场实验仪

C. 亥姆霍兹线圈磁场实验仪

D. 亥姆霍兹线圈电场实验仪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6: 6. 根据毕奥—萨伐尔定律,载流线圈在轴线(通过圆心并与线圈平面垂直的直线上)某点的磁感应强度为

选项:

A.

B.

C.

D.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7: 7. 亥姆霍兹线圈当两线圈分别通以电流I时,在坐标原点O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

选项:

A.

B.

C.

D.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8: 8. 亥姆霍兹线圈当两线圈分别通以电流I时,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

选项:

A.

B.

C.

D.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9: 1. 下列关于光栅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选项:

A. 透光狭缝宽度为b

B. b+ b'= d称为光栅常数

C. 通常光栅可以分为投射式光栅和平射式光栅

D. 不透光的宽度为b'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0: 2. 下列关于光栅衍射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选项:

A. 当衍射角φ满足光栅方程时,该方向上的光将因干涉而加强,称为主极大

B. 当入射光为复色光时,波长不同,衍射角也不同

C. 波长λ越短,衍射角越大

D.

λ,

称为光栅方程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1: 3. 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选项:

A. 学习利用光栅测量三棱镜顶角的方法

B. 利用分光计测定光栅常数

C. 进一步熟悉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

D. 了解光栅的主要特征,掌握光栅的衍射规律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2: 4. 本实验中,第一级(k=±1)谱线的四条特征谱线的波长为

选项:

A. 黄色576.96nm,黄色579.07nm

B. 蓝紫色435.83nm,绿色546.07nm

C. 蓝紫色404.37nm,绿色528.39nm

D. 黄色589.0nm,黄色589.6nm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3: 5. 下列关于汞灯的光栅衍射光谱,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选项:

A. k=±1处,有四条谱线,由内到外分别是紫线、绿线和两条黄线

B. 在衍射光谱中,绿线的衍射角永远大于紫线的衍射角

C. k=0处,中央明纹是白色的

D. 同一级不同颜色谱线的衍射角的关系为:紫线>绿线>黄线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4: 6. 本实验测量涉及下列操作步骤: 1. 分光计调整 2. 调节光栅 3. 调节平行光管和狭缝宽度 4. 观察汞灯和光栅衍射谱线 5. 测量汞的第一级两条黄色谱线 6. 测量光栅常数d 本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为

选项:

A. 1-3-2-5-6-4

B. 1-3-2-5-4-6

C. 2-3-4-5-6-1

D. 1-3-2-4-6-5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5: 7. 下图中角游标正确读数为

选项:

A.

B.

C.

D.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6: 8. 本实验使用的实验仪器是

选项:

A. JJY-1分光计

B. 透射式平面光栅、双面平面镜

C. 平面镜、钠灯

D. 放大镜、汞灯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7: 1. 关于阿贝折射计测量前的预备部分,涉及的实验操作步骤有

选项:

A. 每次测定工作之前必须清洗进光棱镜的毛面、折射棱镜

B. 转动锁紧手轮,使手轮处于解锁状态,向上扳动进光棱镜,至完全可见折射棱镜

C. 向下扳动进光棱镜,将折射棱镜盖上,用锁紧手轮锁定

D. 用干净滴管将被测液体加2-3滴在折射棱镜表面,应将液体滴满整个折射棱镜,要求液层均匀,充满视场,无气泡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8: 2. 本实验使用的实验仪器是

选项:

A. 脱脂棉或擦镜纸

B. 待测液体(可乐、雪碧和水)

C. 滴管

D. 阿贝折射计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9: 3. 关于测量折射率的原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选项:

A. 当光线以90

角入射(掠射)时仍有光线进入光密介质,此时的折射角亦为临界角

B. 当光线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入射角小于折射角,逐渐增大入射角,可以使折射角达到90°,此时的入射角称为临界角

C. 若光线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D. 本实验的原理就是基于测定临界角的原理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0: 4. 关于阿贝折射计的工作原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选项:

A. 入射角为90

的光线3将掠射到AB界面而折射进入三棱镜内,光线3经折射面AB后的折射角α正好是发生全反射是的临界角,满足

B. 入射角为90

的光线3将掠射到AB界面而折射进入三棱镜内,光线3经折射面AB后的折射角α正好是发生全反射是的临界角,满足

C. 掠射光线3经过棱镜折射到达AC面,再经过折射而进入空气时,设在AC面上的入射角为β,折射角为φ,满足

D. 掠射光线3经过棱镜折射到达AC面,再经过折射而进入空气时,设在AC面上的入射角为β,折射角为φ,满足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1: 5. 关于阿贝折射计的测量折射率的原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选项:

A. 计算折射率n

需要同时测量出α,β,θ,φ及三棱镜折射率n

B. 当三棱镜的折射率n和A角θ已知时,只需测出φ角就可算出待测液体的折射率n

C. 由几何关系,三棱镜的右上方棱镜角θ与α和β有如下关系:θ=α+β

D. 消去α和β后,可得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2: 6. 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选项:

A. 使用阿贝折射计测量水、雪碧、脉动等液体的折射率

B. 加深对全反射原理的理解,掌握应用方法

C. 了解阿贝折射仪的结构和测量原理,熟悉其使用方法

D. 使用阿贝折射计测量玻璃、云母、水晶等物体的折射率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3: 7. 关于阿贝折射计测量折射率的部分,涉及的实验操作步骤有

选项:

A. 将阿贝折射计对准明亮的光源,打开遮光板,合上反光镜,转动照明刻度盘聚光镜,使之对准光源

B. 若视场中明暗分界线边沿出现红色或紫色的彩边,转动色散调节手轮使明暗分界线黑白分明,非常清晰

C. 调节目镜焦距,使十字叉丝成像清晰,转动旋转手轮,在目镜视场中找到明暗分界线的位置

D. 微调旋转手轮,使分界线恰好位于十字叉丝的中心,此时目镜中的读数镜视场绿色标尺的标尺线对应下方示值即为被测液体的折射率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4: 8. 关于本实验的注意事项,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A. 读数时,在目镜中观察不到清晰的明暗分界线,而是畸形的,这是由于棱镜间未充满液体;若出现弧形光环,则可能是由于光线未经过棱镜而直接照射在聚光透镜上

B. 读取折射率时,应读至小数点后第三位,不可估读。

C. 使用时要注意保护棱镜,清洗时只能用擦镜纸而不能用滤纸等;加试样时不能将滴管口触及镜面;对于酸碱等腐蚀性液体不能使用阿贝折射仪

D. 用滴管将待测液体滴在折射棱镜表面测样时,试样不可加太多,一般只需要2-3滴即可,应防止留有气泡,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5: 1. 关于双臂电桥,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A. r为接触电阻和导线线电阻

B. 待测电阻的计算

C. 被测电阻与R

R

有关

D.

称为量程倍率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6: 2. 本实验使用的实验仪器有

选项:

A. 千分尺和米尺

B. 电子天平

C. 铜棒和导线

D. 直流双臂电桥(QJ44型)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7: 3. 关于基本误差极限、变差和仪器误差,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A. QJ44直流双臂电桥的仪器误差为

B. QJ44直流双臂电桥变差的极限是基本误差极限的二倍

C. QJ44直流双臂电桥变差的极限与基本误差极限相等

D. QJ44直流双臂电桥的基本误差极限为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8: 4. 关于四端电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A. 电流端一定接在电压端外侧

B. 电压段一定接在电流端外侧

C. C

,C

称为电流端

D. P

,P

称为电压端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9: 5. 本实验测量涉及下列操作步骤: 1、用千分尺测出导体不同部位的直径d,共6次,将数据填入表中; 2、将被测四端电阻,分别接在直流双臂电桥相应的C

选项:

A. 6-2-5-4-1-3

B. 2-4-6-1-3-5

C. 5-6-2-1-4-3

D. 1-2-3-4-5-6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0: 6. 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选项:

A. 掌握用双臂电桥测量低电阻的原理和方法

B. 了解测中值电阻时接线电阻的影响及其避免的方法

C. 学会用双臂电桥测量导体的电阻率

D. 了解测低值电阻时接线电阻的影响及其避免的方法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1: 7. 有关电阻率下面的表述正确的是

选项:

A. 材料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它与材料种类、温度有关,而与导体的几何形状无关

B. 导体的电阻率

C. 采用双臂电桥测出C

、C

之间的电阻R来根据求出导体的电阻率

D. 采用双臂电桥测出P

、P

之间的电阻R来根据求出导体的电阻率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2: 1. 下列关于透镜成像原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选项:

A. 薄透镜的成像公式中:实物的物距

为正,虚物的物距

为负;实像的像距

为负,虚像的像距

为正

B. 透镜的中心厚度与其焦距相比很小时,这种透镜称为薄透镜

C. 近轴光线条件下,薄透镜的成像公式为

D. 薄透镜的成像公式中:凸透镜焦距

为正,凹透镜焦距

为负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3: 2. 关于二次成像法(共扼法)测凸透镜焦距,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A. 倒立缩小实像的成像条件为

B. 倒立放大实像的成像条件为

C. 移动透镜可在像屏上出现两次倒立的实像,一次为放大的,一次为缩小的

D. 物和像屏间的距离

保持不变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4: 3. 关于二次成像法测凸透镜焦距部分,涉及的实验操作步骤有

选项:

A. 按光路图放好光学元件,取物屏与凸透镜

之间的距离略大于

,移动像屏,使屏上出现清晰缩小的实像,记下像屏的位置读数

B. 按光路图放好光学元件,取物屏与像屏之间的距离

,记下物屏位置

与像屏位置

读数

C. 移动待测凸透镜,像屏上出现清晰放大的实像时记下凸透镜位置

的读数,再移动凸透镜,像屏上出现缩小实像时记下位置

的读数

D. 再反方向移动凸透镜,像屏上分别出现缩小和放大的实像时记下透镜位置

的读数,共测6次,将数据填入表格中,计算凸透镜的焦距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5: 4. 关于物距像距法测凹透镜焦距部分,涉及的实验操作步骤有

选项:

A. 移动待测凸透镜,像屏上出现清晰放大的实像时记下凸透镜位置

的读数,再移动凸透镜,像屏上出现缩小实像时记下位置

的读数

B. 按光路图放好光学元件,取物屏与凸透镜

之间的距离略大于

,移动像屏,使屏上出现清晰缩小的实像,记下像屏的位置读数

C. 保持物屏、凸透镜和像屏位置不变的条件下,采用左右逼近读数法测定透镜位置,记录此时透镜的位置读数

,重复3次,将数据填入表格中,计算凹透镜的焦距

D. 保持物屏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在凸透镜

与像屏之间放入凹透镜

,使虚物到凹透镜之间的距离小于凹透镜的焦距,移动凹透镜

并同时移动像屏使屏上出现清晰放大的实像,记下此时像屏位置读数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6: 5. 关于自准直法测凸透镜焦距部分,涉及的实验操作步骤有

选项:

A. 移动凸透镜,使物屏上出现一个等大、倒立的最清晰的实像,记录透镜位置读数

。将透镜连同透镜夹以支杆为轴旋转 ,再进行测量

B. 移动待测凸透镜,像屏上出现清晰放大的实像时记下凸透镜位置

的读数,再移动凸透镜,像屏上出现缩小实像时记下位置

的读数

C. 按光路图放好光学元件,记下物屏位置读数

D. 重复上步5次,将数据填入表格中,计算凸透镜焦距的平均值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7: 6. 本实验使用的实验仪器是

选项:

A. 光具座

B. 平面反射镜、薄凸透镜和凹透镜、透镜夹

C. 光源

D. 物屏、像屏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8: 7. 关于自准直法测凸透镜焦距,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A. 物在凸透镜的前焦平面上时,在物屏上得到一个放大、倒立的实像

B. 凸透镜的焦距

C. 物在凸透镜的前焦平面上时,在物屏上得到一个与原物等大、倒立的实像

D. 凸透镜的焦距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9: 8. 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选项:

A. 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原理及成像规律

B. 学会简单光学系统的共轴调节方法

C. 掌握测量薄透镜焦距的基本方法

D. 了解透镜成像的原理及成像规律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收藏
文章说明
©版权声明
本站提供的一切试卷均来自网上;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信息来自网络收集,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
评论留言

昵称

试卷网
试卷网
本站专注整合全网学习平台试卷资源,涵盖超星、学习通、尔雅、学起Plus、安徽继续教育、云上河开等平台的海量试题与答案,提供免费下载及在线查询服务。包含期末考试、模拟试题、章节练习等类型,覆盖大学、职业考试、继续教育等多领域,同步更新各平台最新试卷,助力高效备考与学习
  • 文章43261
  • 评论0
  • 微语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