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超星/学习通/尔雅等10+学习平台 | 历年真题+答案解析+模拟试卷 | 免费下载 实时更新 精准检索
超星学习通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4秋)作业答案
超新学习通 2025-04-03 21:16:37 0 0
广告示例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九八五题库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随机漂浮广告
超星学习通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4秋)作业答案

作业论文指导

扫码关注
作业论文指导,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超星学习通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4秋)作业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4秋)

学校: 无

问题 1: 1. (单选题)黑格尔把哲学比喻为密涅瓦的猫头鹰,意在说明哲学是:

选项:

A. 一种“反思”活动,是一种沉思的理性

B. 一种科学探究活动

C. 一种日常生活方式

D. 一种闲暇进行的活动

答案: 一种“反思”活动,是一种沉思的理性

问题 2: 2. (单选题)哲学的原意是:

选项:

A. 爱科学

B. 爱生活

C. 爱智慧

D. 爱他人

答案: 爱智慧

问题 3: 3. (多选题)下列属于马克思对哲学的看法的是:

选项:

A. 任何一种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B. 哲学是文明的活的灵魂

C. 哲学是自己时代、自己人民的产物

D. 哲学就像一座庙里至圣的神

答案: 任何一种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问题 4: 4. (判断题)世界观人人都有,这表明人人都是哲学家。

选项:

答案: 错误

问题 5: 1. (单选题)被恩格斯誉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是:

选项:

A.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B.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C. 《德意志意识形态》

D. 《神圣家族》

答案: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问题 6: 2. (单选题)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认为,包括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哲学在内的旧哲学的共同缺陷是:

选项:

A. 没有坚持自然界在时间上的优先性

B. 贬低了人的主体性

C. 混淆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D. 不懂得实践及其意义

答案: 不懂得实践及其意义

问题 7: 3. (多选题)旧唯物主义的理论困难或者说理论缺陷主要包括:

选项:

A. 无法合理解释精神的起源和本质

B. 混淆了人的精神与动物意识的根本差别

C. 把实践的观点引入哲学对于世界的理解

D. 只是以直观而非实践的方式把握世界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 4. (判断题)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础是实践。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 5. (判断题)在《哲学笔记》中,列宁指出:“聪明的唯心论比愚蠢的唯物论更接近于聪明的唯物论。”他的意思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比旧唯物主义更值得肯定。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 1. (单选题)下述表述不属于“意识能动性的表现”的是:

选项:

A. 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 意识具有创造性

C.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D. 意识具有改造客观规律的能力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 2. (单选题)人工智能与人类意识的关系是:

选项:

A. 人工智能是对人脑组织结构与思维运行机制的模仿,是人类智能的物化

B. 人工智能是机器的独立智力活动,与人无关

C. 人工智能是科学家创造出来的全新的智能活动

D. 人类意识完全比不上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不可能来源于人类意识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 3. (多选题)下列关于意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B. 意识的内容不是主观自身的,而是来源于客观世界的

C. 意识在本质上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D.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 4. (判断题)能够承担某些社会管理功能的人工智能,已经取代和超越了人类智能。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 5. (判断题)人工智能已经取代和超越了人类。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5: 1. (单选题)实践的本质规定是:

选项:

A. 人类的日常生活活动

B. 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C. 与动物本能相似的活动

D. 人的主观精神活动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6: 2. (单选题)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选项: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7: 3. (多选题)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实践”通常被称为:

选项:

A. 践行

B. 躬行

C. 实行

D. 言行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8: 4. (多选题)在实践问题的讨论中,唯心主义的缺陷是:

选项:

A. 否认实践的客观现实性

B. 忽视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C. 夸大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D. 否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9: 5. (多选题) 关于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选项: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0: 6. (多选题) 19世纪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与这句话在内涵上相一致的名言还有:

选项:

A.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C.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D. 饱经风霜的老人与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1: 7. (判断题)实践的自觉能动性表明,人类的主观精神力量能够摆脱客观规律的约束。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2: 8. (判断题)实践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实践。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3: 9. (判断题)就知识的来源来说,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包括直接经验(实践)和间接经验。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4: 10. (判断题)现代社会个人获取的来源主要是靠教育,这说明在认识活动中实践已经不起决定作用了。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5: 1. (单选题)下列属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是:

选项:

A. 柏拉图的“回忆说”

B. 洛克的“白板说”

C. 孟子的“良知良能说”

D.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6: 2. (单选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选项:

A. 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 主体被动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

C. 某种客观精神的产物

D. 先天地存在于人的心灵之中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7: 3. (多选题)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论路线是指:

选项:

A.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路线

B. 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的可知论的认识论路线

C. 从现象到本质皆不可知的不可知论的认识论路线

D. 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论路线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8: 4. (多选题)列宁把认识过程概括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选项:

A. 认识的过程包含两次飞跃,“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是第一次飞跃,“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是第二次飞跃

B. 可以把认识的过程理解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

C. 可以把认识的过程理解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

D. 生动的直观是认识的起点,抽象的思维是认识的终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9: 5. (多选题)下列关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选项:

A.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B. 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起点,没有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

C.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D.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认识,两者毫无关系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0: 6. (多选题)认识运动的总规律表明:

选项:

A. 任何认识总是具体的、历史的认识

B. 人类实践活动在不断发展,认识活动也将永不停止

C. 认识是一个反复循环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D. 认识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封闭式循环的过程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1: 7. (判断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只在于把实践引入对认识的解释。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2: 8. (判断题)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更为重要的飞跃。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3: 1. (单选题)下列关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选项:

A. 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具有发动与停止作用

B. 非理性因素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

C. 应当在理性因素的主导下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

D. 非理性因素都是消极的,在认识活动中应该摒弃它们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4: 2. (单选题)下列情形中,能突出表现“意志”这一非理性要素的是:

选项:

A. 向受灾地区捐献善款或物资

B. 每天坚持跑步5公里

C. 为祖国的强大感到自豪

D. 为奥运健儿取得好成绩感到高兴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5: 3. (判断题)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影响都是消极的。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6: 4. (多选题)下列属于非理性因素的是:

选项:

A. 欲望

B. 习惯

C. 意志

D. 想象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7: 1. (单选题)下列关于真理的表述,正确的是:

选项:

A. 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的,一旦形成就不容改变

B.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是依人而定的

C. 绝对性和相对性不能体现在同一真理上

D. 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8: 2. (单选题)爱迪生在发明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实验,有个年轻的记者曾经问他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爱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我发明了电灯。这只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爱迪生之所以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

选项:

A. 认识中所获得的相对真理

B. 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

C. 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

D. 实践中可以忽略不计的偶然挫折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9: 3. (多选题)真理的基本特性包括:

选项:

A. A.客观性

B. B.绝对性

C. C.相对性

D. D.一元性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0: 4. (判断题)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1: 1. (单选题)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选项:

A. 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

B. 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决定性所预设的

C. 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

D. 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2: 2. (多选题)基因编辑是应对遗传性疾病的一种潜在治疗办法,但其技术运用极具争议,这不仅是因为基因的变化会传给后代并最终有可能影响整个基因库,而且更重要的是基因编辑会产生长远而深刻的社会影响,可能衍生出一系列棘手的伦理、法律和安全难题。正因如此,许多国家对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制定了相应的伦理、法律规范。人类严格控制基因编辑行为的原因在于:

选项:

A. 人的实践活动要遵循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

B. 基因编辑技术可能突破人类的伦理道德底线

C. 科学技术有时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

D. 人的实践活动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3: 3. (多选题)下列关于真理检验标准的表述,错误的是:

选项:

A. A.以领袖或权威的意见为标准

B.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C.以是否实用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D. D.以大多数人的意见为真理标准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4: 4. (判断题)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5: 1. (单选题)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选项:

A. 个体与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

B.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改造关系

C.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

D.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6: 2. (单选题)价值的客观性是指:

选项:

A. 价值的内容是客观的

B. 价值的评价是客观的

C. 作为价值形成基础的主体的需要和客体的存在都是客观的

D. 价值是社会劳动的结果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7: 3. (多选题)价值的特性包括:

选项:

A. 主体性

B. 客观性

C. 多维性

D. 社会历史性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8: 4. (判断题)价值的主体性表明价值是纯粹主观的判断。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9: 1. (单选题)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是指:

选项:

A. 旧唯物主义的唯物论与辩证法相脱离

B. 旧唯物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C. 旧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D. 旧唯物主义否定意识的能动性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0: 2. (单选题)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的根本缺陷在于:

选项:

A. 没有解决好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

B. 没有认清宗教的意义

C. 没有考察人的现实生活

D. 没有科学回答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1: 3. (多选题)下列观点属于唯心史观的有:

选项:

A. 上帝创世说

B. 以理念论为基础所构建的“理想国”

C. 历史是“绝对精神”自我呈现的过程

D. 具有“批判的头脑”的个人是历史的创造者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2: 4. (判断题)马克思提出:“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意思是考察历史时,应当把人看作纯粹自然的存在物。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3: 1. (单选题)列宁指出:“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的奴隶,是革命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忍气吞声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素。对奴隶生活的各种好处津津乐道并对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尽以至垂诞欲滴的奴隶是奴才,是无耻之徒。”这三种奴隶的思想意识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是由于:

选项:

A. 人的社会意识并不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 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一致性

C. 人的社会意识中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

D. 人的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4: 2. (多选题)下列属于社会存在的有:

选项:

A. 自然地理环境

B. 人口因素

C. 物质生产方式

D. 意识形态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5: 3. (多选题)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选项:

A.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 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

C. 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着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

D. 生产方式是由人口因素和地理环境的状况决定的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6: 4. (判断题)社会意识就是意识形态。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7: 1. (单选题)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是:

选项:

A. 统治者的意志

B. 社会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运动

C. 科技革命

D. 工业革命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8: 2. (单选题)“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选项:

A.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B.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 经济决定政治

D.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9: 3. (多选题)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是:

选项:

A. 剩余价值规律

B.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C.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D.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的规律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0: 4. (判断题)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1: 1. (单选题)马克思说:“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这句话说明:

选项:

A. 社会关系决定人的社会地位

B. 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

C. 人的本质是从所有个体的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

D. 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2: 2. (单选题)下述关于“人的本质”的表述,错误的是:

选项:

A. 人的真正的本质在于其社会属性

B. 要从一定的社会关系包括阶级关系中去理解人的本质及其作用

C. 人的本质及其作用是变化发展的

D. 人的本质是神授天赐、冥冥中注定的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3: 3. (多选题)唯物史观认为,创造历史的人是:

选项:

A. 作为概念的、逻辑的抽象存在

B. 作为自然的、感性的抽象存在

C. 是特定时空条件下、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

D. 是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具有能动性的人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4: 4. (多选题)在唯物史观看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主要表现在:

选项:

A.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 人民群众是绝对精神的代表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5: 5. (判断题)人民群众之所以能创造历史就在于他们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6: 1. (单选题)“邪正古来观大节,是非死后有公言。”这表明:

选项:

A. 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和正确的方法

B. 评价历史人物要看他做了什么大事

C. 评价历史人物要从我们当前的视角出发

D. 评价历史人物要看他能否推翻统治阶级的统治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7: 2. (多选题)下列关于历史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 历史人物是对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人

B. 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

C. 历史人物是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

D. 个别历史人物决定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8: 3. (多选题)近年来,一些打着“还原历史”“寻找真相”等幌子肆意歪曲、否定历史的现象在网络上屡有出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选项:

A. 同一个历史人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会有不同的历史作用

B. 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它的代表人物的局限性

C. 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

D. 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他们能否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9: 4. (判断题)历史人物就是那些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历史进程的人。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0: 1. (单选题)关于商品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选项:

A. 商品价值是价格的内容和客观基础

B. 价格是价值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C. 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

D. 价格的高低取决于供求关系,与商品价值无关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1: 2. (多选题)下列关于价值规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选项:

A.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B. 价值规律决定了任何时候的商品交换都是等价交换

C. 价值规律既是价值决定的规律,又是价值实现的规律

D. 价值规律既调节商品生产,又调节商品交换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2: 3. (多选题)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为

选项:

A. 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B. 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 促使拥有先进技术的商品生产者贡献自己的技术为全社会所用

D. 促使商品生产者自觉调整资本投入,避免市场盲目性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3: 4. (判断题)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存在缺陷,单纯依靠市场调节不能保障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4: 1. (单选题)商品是指:

选项:

A. 自己生产自己消费的物品

B. 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C. 家庭生产出来满足家庭成员需要的产品

D. 商业活动中消耗的物品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5: 2. (单选题)关于商品交换,下述表述错误的是:

选项:

A.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的物质基础

B.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C. 商品的交换过程,就是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过程

D. 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由生产者自己消耗的劳动量决定的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6: 3. (多选题)关于商品经济,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选项:

A. 商品经济产生于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

B. 商品经济中,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C. 商品经济和自然经济的区分在于是否适合社会分工的需要

D. 商品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7: 4. (判断题)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它的交换价值。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8: 1. (单选题)剩余价值是指:

选项:

A. 生产商品的劳动力价值

B. 商品的使用价值

C. 商品的交换价值

D. 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超过劳动力价值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9: 2. (单选题)在资本主义社会,与劳动力相结合的资本被称为可变资本,这是因为:

选项:

A. 被劳动者使用后,资本的价值发生了变化

B. 资本购买劳动力以后价值量变少了

C. 资本购买工人的劳动创造出了超过劳动力价值的剩余价值,发生了价值增值

D. 资本与劳动力结合以后价值可以发生变化,也可以不发生变化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0: 3. (多选题)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

选项:

A. 劳动者的劳动

B. 劳动对象

C. 劳动成果

D. 劳动资料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1: 4. (判断题)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所在。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2: 5.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实质上就是增加剩余劳动时间。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3: 6. 使用机器人取代生产线上的工人进行自动化生产,说明机器人也可以创造剩余价值。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4: 1. (单选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

选项:

A.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B. 资本主义的先进技术

C. 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D. 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对立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5: 2. (多选题)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选项:

A. 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因素引发的

B. 在不同时期经济危机的表现有所不同

C. 其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 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6: 3. (多选题)下列属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主要表现的是:

选项:

A. 所生产的生活资料过剩与人们的物质需要饱和之间的矛盾

B. 资本主义社会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 所生产的生产资料过多与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就业需要充足之间的矛盾

D.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无限增长趋势和劳动人民购买力的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7: 4. (判断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现代不会影响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8: 5.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必然产物。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9: 1. (单选题)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选项:

A. 资本主义的所谓平等实质上是掩盖了剥削本质的平等

B. 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看似拥有雇佣自由,却没有不被雇佣的“自由”

C.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以个人主义为基础和内核来诠释和建构的

D. 资本主义倡导的自由是一种共同体的自由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0: 2. (多选题)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

选项:

A. 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

B. 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C. 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上层建筑服务的

D. 本质上是资产阶级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1: 3. (多选题)正确理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我们需要:

选项:

A.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科学方法

B. 坚持辩证分析和批判思考

C. 增强辨别是非的思维能力

D. 认清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和虚伪性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2: 4. (判断题)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类永恒不变的普适价值。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3: 5.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购买劳动力,资本家和工人之间是一种自由、平等的关系。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4: 1. (多选题)关于经济全球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选项:

A. 经济全球化是由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B.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C.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呈现为互相推动的历史发展过程

D. 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全球经济的资本主义化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5: 2. (多选题)就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方面而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选项:

A. 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

B. 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

C. 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和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

D. 构造了一个平等交往、均衡发展的一体化世界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6: 3. (多选题)对待经济全球化,我们应该:

选项:

A. 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

B. 把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C. 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

D. 抵制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7: 4. (判断题)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结果都是积极的。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8: 5. (判断题)对于落后国家和民族来说,应当尽力抵制经济全球化。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9: 1. (单选题)关于共产主义,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选项:

A. “共产主义”一词源于古代拉丁文communis,含有“公有”、“共同体”的意思

B. 近代英文中的共产主义(Communism)一词出现于19世纪20、30年代

C. 马克思恩格斯也把共产主义称为“科学社会主义”

D. 共产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一种特殊形态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0: 2. (多选题)共产主义的科学内涵包含的三个维度是:

选项:

A. 共产主义是一种关于全人类解放的理论学说和思想体系

B. 共产主义是一种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种美好的社会形态

C. 共产主义是一种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的现实的运动

D. 共产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1: 3. (多选题)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发表了《乌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超越空想社会主义之处在于:

选项:

A. 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B. 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细致的描绘

C. 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D. 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2: 4. (判断题)共产主义运动以共产主义者同盟建立为开端,不断地取得新突破,呈现出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的发展规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3: 1. (单选题)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的理解错误的是:

选项:

A.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是其前提和必要条件

B. 废除私有制,实现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C. 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原则

D. 消灭私有制就是要彻底消灭所有个人财产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4: 2. (多选题)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包括:

选项:

A. 每个人实现无差别的完全平等、自由的生活

B.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C.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 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5: 3. (多选题)在共产主义社会,三大差别消失,社会关系高度和谐。这里的“三大差别”是指:

选项:

A. A.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B. B.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C. 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D. D.资本家和工人的差别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6: 4. (判断题)在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和国家消亡了,说明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无组织的社会。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7: 5. (判断题)实现“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也是一个具大的历史进步,它第一次以人的劳动而不是特权或资本作为分配的标准,但它也有历史局限性。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8: 1. (多选题)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然性,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选项:

A. 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必然结果

B. 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C. 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用事实证明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

D.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然促使不同国家同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9: 2. (多选题)关于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除了从社会形态更替规律上作了一般性的历史观论证外,还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实证的剖析,科学地论证了:

选项:

A. 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

B. 资本主义发展的自我否定的趋势

C. 资本主义灭亡的具体途径和方式

D. 工人阶级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历史使命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0: 3. (多选题)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是因为:

选项:

A.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有本质区别,还需要摸索很长时间才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B. 当代资本主义的生命力还很强大,只能等待其自行消亡

C. 消除旧社会的痕迹,实现新社会在自身基础上的发展,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D. 为了给实现共产主义准备充分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社会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1: 4. (判断题)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这是由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博学搜题】查看答案



收藏
文章说明
©版权声明
本站提供的一切试卷均来自网上;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信息来自网络收集,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
评论留言

昵称

试卷网
试卷网
本站专注整合全网学习平台试卷资源,涵盖超星、学习通、尔雅、学起Plus、安徽继续教育、云上河开等平台的海量试题与答案,提供免费下载及在线查询服务。包含期末考试、模拟试题、章节练习等类型,覆盖大学、职业考试、继续教育等多领域,同步更新各平台最新试卷,助力高效备考与学习
  • 文章38585
  • 评论0
  • 微语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