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提升成绩,规划学习路径,设计职业方向,解决作业难题,指导论文写作。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九八五题库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作业论文指导
扫码关注
作业论文指导,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超星学习通刑法学作业答案 (4)
刑法学
学校: 无
问题 1: 1. 2013 年甲行贿600万元,行贿时的司法解释确定行贿情节特别严重的标准为 100万元2016年新的司法解释确定行贿情节特别严重的标准为 500 万元。如果行为人 2017 年被抓,应当适用何时的司法解释?
选项:
A. 新法
B. 旧法
答案: 新法
问题 2: 1. 3,下列关于《刑法修正案(九)》适用过程中的说法,哪些选项是正确的?(多选)
选项:
A. A.甲在2016年3月因犯贪污罪被羁押,2016年 10 月法院法对其贪污罪判处死刑缓期执行,鉴于按照修正前刑法规定其行为有可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故决定按照修正后刑法规定判处其死缓,同时决定对该死缓适用终身监禁制度
B. 乙2013 年犯盗窃罪,2014 年又犯故意伤害罪,2016 年10 月案发,法院在审理后,决定对乙之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 3 年,故意伤害罪判处拘役,数罪并罚,决定只执行有期徒刑
C. C.丙因2014年通过信息网络对被害人实施侮辱,被害人2017 年3 月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D. 丁于2013 年实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2016 年案发,法院决定判处其 3 年有期徒刑同时决定禁止其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从事金融行业,期限为 3年
答案: A.甲在2016年3月因犯贪污罪被羁押,2016年 10 月法院法对其贪污罪判处死刑缓期执行,鉴于按照修正前刑法规定其行为有可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故决定按照修正后刑法规定判处其死缓,同时决定对该死缓适用终身监禁制度
问题 3: 1. 关于犯罪成立的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 有()
选项:
A. A.甲希望乙死于航空事故,就极力劝说乙乘坐飞机;果然 乙乘坐的飞机出现航空事故,乙在空难中死亡;则甲的劝说行为 是杀人行为,其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B. B.甲欲图杀害丙,将想法告诉乙,乙听说后让甲不要太极 端,将丙打残就行;甲接受乙的建议将丙打成重伤。则乙构成故 意伤害罪的教唆犯
C. C.甲因生活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想进监狱,便用外衣把 报纸包起来,做成炸药包的形状带到某银行储蓄所。甲把东西放 在银行柜台上,递给储蓄员一张储蓄凭条,上面写着:“打劫 我手里是1.5公斤矿场高爆炸药,给我10万元现金。”警察赶来 后,甲马上投案,要求进监狱,则甲构成抢劫罪
D. D.甲以虚假身份证明到某服装公司应聘驾驶员,上班后在 某次出车途中,临时起意将车开回占为己有;后私自出卖获利10 万元,则甲构成诈骗罪
答案: A.甲希望乙死于航空事故,就极力劝说乙乘坐飞机;果然 乙乘坐的飞机出现航空事故,乙在空难中死亡;则甲的劝说行为 是杀人行为,其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问题 4: 1. 以下有关不作为说法正确的有()
选项:
A. 甲盗掘古墓葬时,将B的农舍挖垮,并将房主B埋在瓦砾中,在B呼救,甲救助又比较容易时,为逃避追究,其逃离现场,致房主死亡的,应当认定为盗掘古墓葬罪,并和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并罚。
B. A为抢劫乙的财物而在某偏僻场所对后者持刀威胁,乙奋力反击,当场将A打成重伤,乙径直离开现场没有对A实施救助行为,4小时后,A死亡,则乙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
C. C气势汹汹的到丙的店的买酒,声称喝完酒后“要干点惊天动地的大事”,丙应C的要求将高度酒卖给C,C喝完酒后在街上杀死2人,则丙因没有阻止C作恶而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D. 甲邀约乙到野外狩猎,其间,乙遭到猛兽袭击,身负重伤。但甲没有救助乙,而是立即跑回家,乙因无人救助而死亡。甲负有救助乙的义务。反之,如果是乙邀约甲狩猎,则甲不负有救助乙的义务
答案: 甲盗掘古墓葬时,将B的农舍挖垮,并将房主B埋在瓦砾中,在B呼救,甲救助又比较容易时,为逃避追究,其逃离现场,致房主死亡的,应当认定为盗掘古墓葬罪,并和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并罚。
问题 5: 1. 关于因果关系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选项:
A. 甲、乙无意思联络,同时分别向丙开枪,均未击中要害,因两个伤口同时出血,丙失血过多死亡。甲、乙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B. 甲等多人深夜追杀乙,乙被迫跑到高速公路上时被汽车撞死。甲等多人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C. 甲将妇女乙强拉上车,在高速公路上欲猥亵乙,乙在挣扎中被甩出车外,后车躲闪不及将乙轧死。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D. 甲对乙的住宅放火,乙为救出婴儿冲入住宅被烧死。乙的死亡由其冒险行为造成,与甲的放火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答案: 甲、乙无意思联络,同时分别向丙开枪,均未击中要害,因两个伤口同时出血,丙失血过多死亡。甲、乙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问题 6: 1. 甲住高楼,一日,收拾阳台的时候,家里有一个破旧的花瓶,甲随手将其扔到窗外,不巧,将楼下正路过此处的乙砸成重伤。甲的心理态度为( )。
选项:
A. 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
C. 过于自信的过失
D. 疏忽大意的过失
答案: 间接故意
问题 7: 2. 赵某买来老鼠药放在家中,准备找时机毒死同村与其有仇的吴某。赵某5周岁的儿子误以为是糖果而食用,中毒身亡。赵某的行为()。
选项:
A.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B. 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
C. 属于意外事件
D. 构成故意杀人罪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九八五题库】查看答案
问题 8: 1. 乙以杀人故意用刀砍陆某时突发精神病,继续猛砍致陆某死亡。不管采取何种学说,乙都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九八五题库】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