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超星/学习通/尔雅等10+学习平台 | 历年真题+答案解析+模拟试卷 | 免费下载 实时更新 精准检索
广告示例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九八五题库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随机漂浮广告
超星学习通无现代汉语

作业论文指导

扫码关注
作业论文指导,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超星学习通无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

学校: 无

平台: 超星学习通

题目如下:

1. 1. 汉民族共同语在明代称为()。

A. 雅言

B. 通语

C. 国语

D. 官话

[hide]

答案: 官话

[/hide]

2. 2. 现代汉语各大方言中,与普通话差别最大的是( )

A. 粤方言

B. 吴方言

C. 客家话

D. 赣方言

[hide]

答案: 粤方言

[/hide]

3. 3.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 ),广义的现代汉语包括( )和( )。 狭义的现代汉语指的是以( )为标准音,以( )为基础方言,以( )为语法规范。

[hide]

答案: 使用的语言;语言;所使用的语言# 普通话;方言;多种方言;民族共同语;现代汉语方言# 普通话;方言;多种方言;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北京语音# 北方话# 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hide]

4. 4. 汉语方言可以分为( )大方言区,成都话属于( )方言。

[hide]

答案: 七;7# 北方

[/hide]

5. 5. 文学语言就是文学作品中的语言。

[hide]

答案: 错误

[/hide]

6. 6. 民族共同语言与方言是互相对立概念,所以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hide]

答案: 错误

[/hide]

7. 1.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门法是《()》。

[hide]

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hide]

8. 2. 自()年起,每年()月的第()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hide]

答案: 1998;一九九八# 9;九# 3;三

[/hide]

9. 3. 普通话的词汇以北方话词汇为基础,因此,北方话中所有的词都可以进入普通话。

[hide]

答案: 错误

[/hide]

10. 4. 普通话的语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所以,北京话的语音成分都是标准的。

[hide]

答案: 错误

[/hide]

11. 5. 普通话的语法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所以,现代著作作家的白话文作品用例都是规范的。

[hide]

答案: 错误

[/hide]

12. 1.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韵母是音节中声母后面的元音。

B. 音长在汉语里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C. 元音发音都很响亮,气流也较辅音强。

D. 语音与语义之间的联系是社会约定俗成的。

[hide]

答案: 语音与语义之间的联系是社会约定俗成的。

[/hide]

13. 2. 复辅音是( )

A. 是指音节里出现的两个辅音。

B. 是音节里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结合体。

C. 是指连续出现的几个辅音,不限于一个音节。

D. 是指ng这样的辅音。

[hide]

答案: 是音节里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结合体。

[/hide]

14. 3. 没有辅音声母,整个由韵母构成的音节称为( )音节。一个音节最多可以有( )个音素。

[hide]

答案: 零声母# 4;四

[/hide]

15. 4. 最小的语音单位是( ),能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是( )。

[hide]

答案: 音素# 音节

[/hide]

16. 5. 普通话“衣”、“移”、“椅”、“意”的区别,从物理性质上看,主要是( )的不同。

[hide]

答案: 音高

[/hide]

17. 6. 在汉语拼音方案和国际音标里都是用字母代表音素的,并且字母和音素之间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hide]

答案: 错误

[/hide]

18. 7. zh、ch、sh、ng、er都分别是两个字母表示一个音素。

[hide]

答案: 正确

[/hide]

19. 8. 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hide]

答案: 正确

[/hide]

20. 1. 辅音的发音部位是指发音时气流( )的位置。

[hide]

答案: 受阻;受到阻碍;受到的阻碍

[/hide]

21. 2. 辅音的发音方法指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一般从阻碍的方式、声带是否振动、( ) 等三个方面来认识。

[hide]

答案: 气流强弱;气流的强弱

[/hide]

22. 3. 双唇、浊、鼻音是[( )] 。

[hide]

答案: m

[/hide]

23. 1. 元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咽头( )而形成的音素。

[hide]

答案: 不受阻碍;不受到阻碍

[/hide]

24. 2. 写出符合下列发音条件的元音: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 ]

[hide]

答案: o;o;o;O

[/hide]

25. 3. an韵母中只有1个元音,所以an属于单元音韵母。( )

[hide]

答案: 错误

[/hide]

26. 4. 按韵母开头的发音口形分,音节zī的韵母属于齐齿呼韵母。( )

[hide]

答案: 错误

[/hide]

27. 1. 声调是贯穿在音节中的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音高格式,具有( )的重要作用。

[hide]

答案: 区别意义

[/hide]

28. 2. 调值指依附在音节里高低升降的( ) 的固定格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音。

[hide]

答案: 音高变化;音高的变化

[/hide]

29. 3. 下列音节,调值为214的是( )

A. 一

B. 别

C. 起

D. 劝

[hide]

答案: 起

[/hide]

30. 4. “复”在汉语各方言中都读51调。

[hide]

答案: 错误

[/hide]

31. 1. “洋”的声母是零声母,韵头是( ) 。

[hide]

答案: i

[/hide]

32. 2. “陶”的韵尾是( )。

[hide]

答案: u

[/hide]

33. 3. 只和齐、撮二呼相拼的是( )。

[hide]

答案: j、q、x ;j,q,x; jqx ; j q x ;舌面前音

[/hide]

34. 4. 音节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hide]

答案: 错误

[/hide]

35. 5. 每个音节都有声母、声调、韵腹。

[hide]

答案: 错误

[/hide]

36. 6. 汉语的音节最多可以有4个音素。

[hide]

答案: 正确

[/hide]

37. 1. “李子”第一个字变调后的调值是( )。2.6

[hide]

答案: 21

[/hide]

38. 2. “一样”中“一”的调值是( )。

[hide]

答案: 35;阳平

[/hide]

39. 3. 不能儿化的韵母是( )( ) 。

[hide]

答案: ê;er# er; ê

[/hide]

40. 4. “我啊”中“啊”音变后,读作“( )”,汉字写作“( )”。

[hide]

答案: ya;ia# 呀

[/hide]

41. 5. 上声在阴平、阳平和去声前念半上21 。

[hide]

答案: 正确

[/hide]

42. 6. “偏不”“不吃 ”“不想”中“不”的调值一样。

[hide]

答案: 正确

[/hide]

43. 7. 轻声是第五种调类。

[hide]

答案: 错误

[/hide]

44. 8. 轻声音节可以标调号。

[hide]

答案: 错误

[/hide]

45. 1. 以下各字的造字法属于象形的是( )

A. 林

B. 车

C. 森

D. 河

[hide]

答案: 车

[/hide]

46. 2. 以下各字的造字法属于指事的是( )

A. 口

B. 甘

C. 日

D. 月

[hide]

答案: 甘

[/hide]

47. 3. 以下各字的造字法属于会意的是( )

A. 休

B. 木

C. 本

D. 末

[hide]

答案: 休

[/hide]

48. 4. 以下各字的造字法属于形声的是( )

A. 明

B. 武

C. 休

D. 江

[hide]

答案: 江

[/hide]

49. 5. 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较为抽象的字义的造字法是( )

[hide]

答案: 指事;指事法;指事造字法

[/hide]

50. 1. 我国最早的较为成熟的文字是( )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隶书

[hide]

答案: 甲骨文

[/hide]

51. 2. 以下哪项不属于甲骨文的特点:

A. 直画居多,几乎没有弯转。

B. 字形大小不一。

C. 字形瘦长。

D. 是用毛笔书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

[hide]

答案: 是用毛笔书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

[/hide]

52. 3. 以下关于小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由大篆发展而来的。

B. 是汉字史上第一次规范化运动。

C. 许慎《说文解字》以小篆为规范正字。

D. “诅楚文”属于小篆。

[hide]

答案: “诅楚文”属于小篆。

[/hide]

53. 4. 盛于西周,浇筑或刻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是( ),又称铭文或钟鼎文。

[hide]

答案: 金文

[/hide]

54. 5. 汉字由篆书过渡至隶书后,构字成分所发生的“隶分”、“隶合”的变化,统称( )。

[hide]

答案: 隶变

[/hide]

55. 1. 以下哪种不属于文字起源的说法( )

A. 结绳说

B. 感应说

C. 八卦说

D. 图画说

[hide]

答案: 感应说

[/hide]

56. 2. 现代学者认为,文字起源于( )

A. 仓颉

B. 劳动

C. 图画

D. 彩陶

[hide]

答案: 图画

[/hide]

57. 3. 汉字的结构是( )结构

A. 线性

B. 圆形

C. 方块

D. 点状

[hide]

答案: 方块

[/hide]

58. 4. 仓颉是黄帝时期的史官。

[hide]

答案: 正确

[/hide]

59. 5.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且无断层的文字。

[hide]

答案: 正确

[/hide]

60. 1. 音位指的是一个语音系统中的能够( )的最小语音单位。

[hide]

答案: 区别意义

[/hide]

61. 2. 一个音位可能只包含一个音位变体,也可能包含多个音位变体。

[hide]

答案: 正确

[/hide]

62. 3. 声调音位又称为超音段音位。

[hide]

答案: 正确

[/hide]

63. 1. 词汇,又称( ),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内的)( ) 的总和。

[hide]

答案: 语汇# 词和固定短语

[/hide]

64. 2. ( )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

[hide]

答案: 语素

[/hide]

65. 3. 表示词的附加意义和起语法作用的语素叫 ( ) 。

[hide]

答案: 词缀

[/hide]

66. 4. “巧克力糖”包含( )语素。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hide]

答案: 2个

[/hide]

67. 5. 下列各组词,构词方式相同的一组是( )。

A. 途径 筛选

B. 主流 美容

C. 雪崩 雪亮

D. 提高 稿件

[hide]

答案: 提高 稿件

[/hide]

68. 1. 词义是词的意义,包括( )意义和( )意义。

[hide]

答案: 词汇# 语法

[/hide]

69. 2. 词的主要意义称为( )义,又叫理性义。

[hide]

答案: 概念

[/hide]

70. 3. “上午”和“下午”之间没有截然的界限,是因为有的词义具有( )。

A. 概括性

B. 精确性

C. 模糊性

D. 民族性

[hide]

答案: 模糊性

[/hide]

71. 4. 下列各组词,色彩义不同的一组是( )。

A. 烈士 牺牲

B. 脑袋 头颅

C. 云海 蛇山

D. 山脉 河流

[hide]

答案: 脑袋 头颅

[/hide]

72. 1. 词的转义,主要是通过( ) 和 ( )两种方法产生的。

[hide]

答案: 引申# 比喻

[/hide]

73. 2. ( )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

[hide]

答案: 义项

[/hide]

74. 3. 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又叫词的语义成分或 ( )。

[hide]

答案: 语义特征

[/hide]

75. 4. “一朵花”和“花钱”里的“花”是( )。

A. 多义词

B. 同义词

C. 同音词

D. 近义词

[hide]

答案: 同音词

[/hide]

76. 1. “桌子—椅子—板凳”可以构成一个( )义场。

[hide]

答案: 类属

[/hide]

77. 2. 反义义场可以分为( )义场和( )义场两种类型。

[hide]

答案: 互补;互补反义# 极性;极性反义

[/hide]

78. 3. 在现代汉语中,有上位词的一组词是( )。

A. 父亲 母亲

B. 爷爷 奶奶

C. 儿子 女儿

D. 工人 农民

[hide]

答案: 工人 农民

[/hide]

79. 4. 下列语义场中,不属于关系义场的是( )。

A. 师 生

B. 买 卖

C. 上 下

D. 动 静

[hide]

答案: 动 静

[/hide]

80. 5. “保护”和“庇护”的主要区别是( )。

A. 感情色彩

B. 词义轻重

C. 适用对象

D. 语体色彩

[hide]

答案: 感情色彩

[/hide]

81. 1. 语境是语言单位出现的环境,一般分为( )和( )。

[hide]

答案: 语言语境;上下文语境# 情景语境

[/hide]

82. 2. 语境对词义的影响包括语境使词义单一化,( ),语境增加临时性意义,以及语境表现出词义的选择性。

[hide]

答案: 语境使词义具体化;具体化;词义具体化

[/hide]

83. 3. “瞧他高兴得……”中,说话人可以省略“得”后的内容,但仍能被听话人理解,这是由于( )语境的补足作用。

[hide]

答案: 情景

[/hide]

84. 1. 基本词汇的特点是稳固性、( )和全民常用性。

[hide]

答案: 能产性

[/hide]

85. 2. 下面例子中都属于基本词汇的一组是( )。

A. 水,吾,高,固态

B. 手,天,此,浪漫

C. 走,购,十,埋汰

D. 前,好,吃,什么

[hide]

答案: 前,好,吃,什么

[/hide]

86. 3. “可口可乐“是( )。

A. 音译的外来词

B. 音译兼表义的外来词

C. 意译的外来词

D. 仿译的外来词

[hide]

答案: 音译的外来词

[/hide]

87. 4. “底蕴”是历史词,“驸马”是文言词。

[hide]

答案: 错误

[/hide]

88. 1. “炒鱿鱼“是( )。

A. 隐语

B. 行业语

C. 惯用语

D. 简称

[hide]

答案: 惯用语

[/hide]

89. 2. ( )来源于历史故事。

A. 愚公移山

B. 刻舟求剑

C. 望梅止渴

D. 老骥伏枥

[hide]

答案: 望梅止渴

[/hide]

90. 3. 歇后语“大海捞针——无处寻”是采用()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语义的。

[hide]

答案: 比喻

[/hide]

91. 4. “人心齐,泰山移”是惯用语。

[hide]

答案: 错误

[/hide]

92. 1. 词汇的发展变化包括新词的产生,旧词的退隐和复出,以及________________。

[hide]

答案: 词义的演变;词义演变

[/hide]

93. 2. “股票、红包、老板、夫人”等词的发展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

[hide]

答案: 旧词的隐退和复出;旧词的复出和隐退;旧词的退隐和复出

[/hide]

94. 3. 汉语的“江”原指长江,“河”原指黄河,现在“江、河”泛指一切江河,它属于( )。

A. 词义扩大

B. 词义转移

C. 词义缩小

D. 义项增加

[hide]

答案: 词义扩大

[/hide]

95. 4. 汉语的“丈人”原指“对老年男子的尊称”,现在“丈人”指“岳父”,它属于( )。

A. 词义扩大

B. 词义转移

C. 词义缩小

D. 义项增加

[hide]

答案: 词义缩小

[/hide]

96. 1. 语法具有( ) 、民族性和 ( ) 。

[hide]

答案: 稳固性# 抽象性

[/hide]

97. 2. 词是最小的、 ( ) 的语言单位,实词加上句调通常可以成句。

[hide]

答案: 能够独立运用;能独立运用;独立运用

[/hide]

98. 3. ()是由词组成的、没有句调的语言单位。

[hide]

答案: 短语

[/hide]

99. 4. 现代汉语语法体系中,词法和句法结构上有一致性。

[hide]

答案: 正确

[/hide]

100. 5. 句子一定比词更长更复杂。

[hide]

答案: 错误

[/hide]

101. 1. 加线的词全是副词的一项是 ( )

A. 怪可怜 怪吓人 怪人

B. 白吃 白喝 白做事

C. 好事 好人 好能干的人

D. 老人 老先生 老麻烦人

[hide]

答案: 白吃 白喝 白做事

[/hide]

102. 2. 划线词不是动词的一项是( )

A. 飞机从云中穿过。

B. 我们过得很好。

C. 你快点过来。

D. 他们在这里住过。

[hide]

答案: 他们在这里住过。

[/hide]

103. 3. 划线词是名词的一项是( )

A. 他把刚才的事忘了。

B. 他刚来一会儿。

C. 他刚来过。

D. 这里刚好有一个座位。

[hide]

答案: 他把刚才的事忘了。

[/hide]

104. 4. 全是形容词的一项是 ( )

A. 一概 一致 一直

B. 时常 经常 常常

C. 不免 偶尔 永远

D. 难免 偶然 久远

[hide]

答案: 难免 偶然 久远

[/hide]

105. 5. 划线的词不是量词的一项是 ( )

A. 他瞎了双眼。

B. 他看了我一眼。

C. 你去看他一看。

D. 他的书都有一箱子。

[hide]

答案: 他瞎了双眼。

[/hide]

106. 6. “在……上(下)”这种结构中只能插入 ( )成分。

[hide]

答案: 名词性;名词性的

[/hide]

107. 7. 词是最小的、 ( ) 的语言单位,实词加上句调通常可以成句。

[hide]

答案: 能够独立运用;能独立运用;独立运用

[/hide]

108. 8. 凡是动词都能受副词修饰。

[hide]

答案: 错误

[/hide]

109. 9. 凡是名词都能受数量短语修饰。

[hide]

答案: 错误

[/hide]

110. 10. 凡是形容词都能按AA或AABB的方式重叠。

[hide]

答案: 错误

[/hide]

111. 1. 划线词是介词的一项是( )

A. 他在干什么?

B. 他在教室看书。

C. 他在教室吗?

D. 他不在教室。

[hide]

答案: 他在教室看书。

[/hide]

112. 2. “张强曾经和王建、李彬去过重庆和成都。”对这句话中两个“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个都是连词

B. 两个都不是连词

C. 前一个是连词,后一个是介词

D. 前一个是介词,后一个是连词

[hide]

答案: 前一个是介词,后一个是连词

[/hide]

113. 3. 划线词表语气的一项是( )

A. 这是我的书。

B. 这书是我的。

C. 他是昨天来的

D. 他昨天来过的。

[hide]

答案: 他昨天来过的。

[/hide]

114. 4. “我们对你______到来表示热烈______欢迎。”横线处依次填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地、地

B. 的、的

C. 地、的

D. 的、地

[hide]

答案: 的、的

[/hide]

115. 5. 助动词与一般动词的区别在于它通常不充当( )成分,而充当( )成分。

[hide]

答案: 动语 ;谓语# 状语

[/hide]

116. 6. “是”放在主语宾语之间有多种作用。“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中的“是”表示( )。

[hide]

答案: 事物的存在

[/hide]

117. 7. ( )和 ( )具有许多相同的语法特点,合称为谓词。

[hide]

答案: 动词# 形容词

[/hide]

118. 8. 副词一般情况下修饰、限制( )和 ( )。

[hide]

答案: 动词# 形容词

[/hide]

119. 9. “刚才”和“刚刚”都能作状语,表示不久前的意思,但前者是名词,后者是副词。

[hide]

答案: 正确

[/hide]

120. 10. “突然”和“忽然”都有表示时间短暂之意,但前者是副词,后者是形容词。

[hide]

答案: 错误

[/hide]

121. 11. “一概”往往用作副词,“一致”往往用作形容词。

[hide]

答案: 正确

[/hide]

122. 12. “一顶帽子”“这样做顶好”“用头顶”三个结构的“顶”字的词性不同,但不是词的兼类现象。

[hide]

答案: 正确

[/hide]

123. 1. 选出是连谓短语的一项( )

A. 听了,很高兴

B. 听了很高兴

C. 听了后很高兴

D. 听了就高兴

[hide]

答案: 听了很高兴

[/hide]

124. 2. 不是兼语短语的一项是( )

A. 叫小王去

B. 有人找你

C. 选他当班长

D. 听他说话

[hide]

答案: 听他说话

[/hide]

125. 3. 不是联合短语的一项是( )

A. 春秋两季

B. 春季秋季

C. 来不来

D. 又大又圆

[hide]

答案: 春秋两季

[/hide]

126. 4. 下面划线部分有不当的一项是( )

A. 工作在紧张进行中。

B. 在减轻学生负担上,有不同看法。

C. 在老师的帮助下,他进步很快。

D. 他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进步。

[hide]

答案: 在减轻学生负担上,有不同看法。

[/hide]

127. 5. 不是多义短语的一项是( )

A. 出口商品

B. 打死老虎

C. 爸爸的工作

D. 母亲的回忆

[hide]

答案: 爸爸的工作

[/hide]

128. 6. 短语的类型包括( )类型和 ( )类型。

[hide]

答案: 结构# 功能

[/hide]

129. 7. 从功能类型方面看,“的”字短语,“所”字短语从功能类型方面看一般属于 ( )短语。

[hide]

答案: 名词;名词性

[/hide]

130. 8. 短语和句子都是语言的使用单位。

[hide]

答案: 错误

[/hide]

131. 9. 连谓结构和兼语结构的本质区别在于谓词性成分是否陈述相同的主语

[hide]

答案: 正确

[/hide]

132. 10. “打三拳”和“买三碗”属于不同结构类型的短语。

[hide]

答案: 正确

[/hide]

133. 1. 和“砍累了”意义类型相同的补语是( )

A. 砍破了

B. 飞进来

C. 烦透了

D. 来得猛

[hide]

答案: 砍破了

[/hide]

134. 2. 和“打破了”意义类型相同的补语是( )

A. 染红了

B. 染得红

C. 气坏了

D. 打得落花流水

[hide]

答案: 染红了

[/hide]

135. 3. 和“洗白了”意义类型相同的补语是( )

A. 飞远了

B. 洗得雪白

C. 看得清楚

D. 洗不干净

[hide]

答案: 飞远了

[/hide]

136. 4. 状语在结构和语义上都和状语中心语直接联系。

[hide]

答案: 错误

[/hide]

137. 5. “昨天,村里死了两头牛”的主语是“两头牛”。

[hide]

答案: 错误

[/hide]

138. 6. 定语是主语中心语或宾语中心语前的附加成分。

[hide]

答案: 错误

[/hide]

139. 7. “台上坐着主席团”的主语是“主席团”。

[hide]

答案: 错误

[/hide]

140. 8. “她的脸上透出一丝狡黠的笑意”的主语是“笑意”。

[hide]

答案: 错误

[/hide]

141. 1. 下列句子中,是兼语句的是( )。

A. 我同意小李担任组长。

B. 我推选小李担任组长。

C. 我希望小李担任组长。

D. 我知道小李担任组长。

[hide]

答案: 我推选小李担任组长。

[/hide]

142. 2. 属于正反问的是( )

A. 去成都,还是去北京?

B. 去成都,好不好?

C. 他的意见是去北京?

D. 你决定了吗?

[hide]

答案: 去成都,好不好?

[/hide]

143. 3. 下列句子中,与句子“谁买了英语课本?”属于相同疑问句类型的是( )

A. 你喜欢英语还是法语?

B. 你什么时候去上英语课呢?

C. 你喜欢英语吗?

D. 你喜欢不喜欢英语课?

[hide]

答案: 你什么时候去上英语课呢?

[/hide]

144. 4. 句子“虎姑娘一向,他晓得,不这样打扮。”中的“他晓得”是主语倒装。

[hide]

答案: 错误

[/hide]

145. 5. “我催着他干活。”和“我瞒着他干活。”是同样的句型。

[hide]

答案: 错误

[/hide]

146. 1. 以下句子的病因是:这本书,精装本和平装本定价悬殊二十块。

A. 语序不当

B. “悬殊”是形容词,后面不能带宾语

C. “和”使用错误

D. 主谓搭配不当

[hide]

答案: “悬殊”是形容词,后面不能带宾语

[/hide]

147. 2. 以下句子的病因是:粮店职工积极开展以勤俭节约为荣,以损失浪费为耻,计划用粮,节约用粮,帮助群众安排好生活。

A. 缺少宾语中心

B. 动宾搭配不当

C. 语序不当

D. 句式杂糅

[hide]

答案: 缺少宾语中心

[/hide]

148. 3. 以下句子的病因是:这部作品虽然写的是农民,却也深刻地表现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A. 主谓搭配不当

B. 动宾搭配不当

C. 关联词使用不当

D. 语序不当

[hide]

答案: 关联词使用不当

[/hide]

149. 4. 以下句子的病因是:他几天没睡好觉,昨天吃了药,一连睡眠了十二个小时。

A. 主谓搭配不当

B. 动宾搭配不当

C. 语序不当

D. 名词误用为动词

[hide]

答案: 名词误用为动词

[/hide]

150. 5. 以下句子是病句:这种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对于具有文化教养的人是不能容忍的。

[hide]

答案: 正确

[/hide]

151. 6. 以下句子是病句:伟大思想家鲁迅在《祝福》中的祥林嫂是受封建礼教迫害的千百万妇女中的一个。

[hide]

答案: 正确

[/hide]

152. 7. 以下句子没有语病:没想到她连我都不认识。

[hide]

答案: 错误

[/hide]

153. 1. 属于复句的是( )

A. 只有雨天,他才开车上班。

B. 无论怎样,我们都要试一试。

C. 无论是你还是我,都不能代替他做决定。

D. 由于百年一遇的大风雪,农作物的生长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hide]

答案: 无论怎样,我们都要试一试。

[/hide]

154. 2. 属于复句的是( )。

A. 十里桃花,十里杨柳,十里红旗迎风抖。

B. 只有攀登上顶峰的人,才能把顶峰踩在脚下。

C. 我希望毕业以后找到一个适合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D. 这样一个宏伟的工程,不但在东方历史上,而且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最伟大的创造性工程之一

[hide]

答案: 十里桃花,十里杨柳,十里红旗迎风抖。

[/hide]

155. 3. “为了孩子,他献出了生命。”是( )。

A. 主谓句

B. 非主谓句

C. 因果关系复句

D. 目的关系复句

[hide]

答案: 主谓句

[/hide]

156. 4. 属于复句的是( )。

A. 只有听到敌机呼啸而过的声音,他们浪漫的心中才布下一道战争的阴影。

B. 为长期的饥饿、寒冷、黑夜、忧惧,她的身体已经被消磨得不成形了。

C. 即使在西藏高原上,也打出油来了。

D. 无论什么情况下,我都要干下去。

[hide]

答案: 只有听到敌机呼啸而过的声音,他们浪漫的心中才布下一道战争的阴影。

[/hide]

157. 5. “我越学越爱学”是( )。

A. 倒装句

B. 紧缩句

C. 省略句

D. 复句

[hide]

答案: 紧缩句

[/hide]

158. 6. 对下列多重复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北京是美丽的,我知道,因为我不但是北京人,而且到过欧美,看见过许多西方的名城。

A.

B.

C.

D.

[hide]

答案:

[/hide]

159. 7. 对下列多重复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他虽然没有很用力,可是因为铁烧得过了火,火星溅得特别多。

A.

B.

C.

D.

[hide]

答案:

[/hide]

160. 8. 对下列多重复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我不能说我不珍重这些荣誉,并且我承认它很有价值,不过我从来不曾为追求这些荣誉而工作。

A.

B.

C.

D.

[hide]

答案:

[/hide]

161. 9. 对下列多重复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困难是欺软怕硬,你的思想是硬的,它就变成豆腐,你要软,它就硬。

A.

B.

C.

D.

[hide]

答案:

[/hide]

162. 10. 对下列多重复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积雪还没有消融,幽暗的房间里还是春寒料峭,可是只要远远的一丝东风吹来,天上露出了阳光,樱花就漫山遍野地开起!

A.

B.

C.

D.

[hide]

答案:

[/hide]

163. 1. 下列句群的句际关系是():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5.9

A. 并列

B. 顺承

C. 解说

D. 选择

[hide]

答案: 并列

[/hide]

164. 2. 下列句群的句际关系是():无论准确也好,鲜明、生动也好,就语言方面讲,字眼总要用得恰如其分。这样,表现的概念才会准确,也才能使人感到鲜明。

A. 并列

B. 条件

C. 解说

D. 假设

[hide]

答案: 假设

[/hide]

165. 3. 下列句群的句际关系是():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而且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

A. 并列

B. 选择

C. 递进

D. 条件

[hide]

答案: 递进

[/hide]

166. 4. 句群的构成单位是(),复句的构成单位是().

[hide]

答案: 句子# 分句

[/hide]

167. 5. 段落就是句群。

[hide]

答案: 错误

[/hide]

168. 1.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

B. 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C. 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部位。

D. “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

[hide]

答案: 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部位。

[/hide]

169. 2.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美国的纽约、洛杉矶、日本的东京、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中国的北京、上海,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特大城市,都有申办奥运的实力。

B. 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逝世,其著作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等。

C. 老师鼓励我说:“你要学习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工作”。

D. 现在的高三学生学习任务比较重。学生们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有五、六个小时,其余的时间几乎都花在学习上。

[hide]

答案: 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逝世,其著作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等。

[/hide]

170. 3. 下面句子标点符号错误的是( )

A. 面对各种突发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B. 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C. 在“世界读书之日”来临之际,育才小学开展了“让阅读陪伴我成长”主题读书活动。

D. 进了太和门,就到了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高的白石阶上。

[hide]

答案: 面对各种突发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hide]

171. 1. 下面这段话说明了修辞和( )的关系: 我写文章,不仅要考虑每一个字的意义,还要考虑到每个字的声音。不仅写文章是这样,写报告也是这样……比方我的报告当中,上句末一个字用了一个仄声字,如“他去了”,下句我要用一个平声字,如“你也去吗?”让句子念起来叮当地响。(老舍《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

A. 语音

B. 文字

C. 词汇

D. 语法

[hide]

答案: 语音

[/hide]

172. 2. 下面这段话说明了修辞和( )的关系: 无论你要讲的是什么,真正适用的动词、形容词只有一个,就是那个最准确的一个动词或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动词或形容词找出来。(福楼拜)

A. 语音

B. 文字

C. 词汇

D. 语法

[hide]

答案: 词汇

[/hide]

173. 3. “修辞”的三层定义包括修辞活动、修辞规律和( )。

[hide]

答案: 修辞学

[/hide]

174. 4. 陈望道先生的《 》标志着现代汉语修辞学的正式建立。

[hide]

答案: 修辞学发凡

[/hide]

175. 5. 修辞就是添加一些修饰成分,让句子更加优美动听。

[hide]

答案: 错误

[/hide]

176. 1. 下例中,下划线部分主要体现了( )的锤炼: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A. 名词

B. 动词

C. 副词

D. 量词

[hide]

答案: 量词

[/hide]

177. 2. 四字句的节拍形式通常为(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A. 1+1+1+1

B. 2+2

C. 1+3

D. 3+1

[hide]

答案: 2+2

[/hide]

178. 3. 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平声指阴平和( ),仄声指上声和去声。

[hide]

答案: 阳平

[/hide]

179. 4. ( )是指把韵腹和韵尾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每一句的尾字上。

[hide]

答案: 压韵;押韵

[/hide]

180. 5. 词语的锤炼包括声音的锤炼和色彩的锤炼。

[hide]

答案: 错误

[/hide]

181. 1. 下例主要体现了句式调整的哪一方面: 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

A. 变序

B. 凸显

C. 衔接

D. 调整

[hide]

答案: 变序

[/hide]

182. 2. 就句式选择而言,下例属于( ): 一群人围着自己:惊、窘、奇、怕,一人一态,有人手拿架势,好像随时准备逃跑。

A. 长句,整句。

B. 长句,散句。

C. 短句,整句。

D. 短句,散句。

[hide]

答案: 短句,散句。

[/hide]

183. 3. 以下各例中,最能加强肯定语气的是( ):

A. 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B. 说到白求恩,很多人佩服,并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C. 说到白求恩,大家都佩服,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D. 说到白求恩,人人佩服,人人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hide]

答案: 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hide]

184. 4. ( )是词语多、结构复杂的句子;短句是词语少、结构简单的句子。

[hide]

答案: 长句

[/hide]

185. 5. 修辞时,可以整散结合,以同时收到两种句式的修辞效果。

[hide]

答案: 正确

[/hide]

186. 1. “屋子里连扫帚也在欢笑。”中主要运用修辞手段是( )

A. 比喻

B. 比拟

C. 借代

D. 拈连

[hide]

答案: 比拟

[/hide]

187. 2. 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出句,下面能与它构成对偶句的一项是( )

A. 柳絮池塘淡淡风

B. 榆荚临窗片片雪

C. 带水芙蕖点点雨

D. 丁香初绽悠悠云

[hide]

答案: 柳絮池塘淡淡风

[/hide]

188. 3. 下面各句未使用夸张辞格的是( )

A. 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

B. 当兵一当三四年,打仗总打了百十回吧,身上一根汗毛也没碰断。

C. 她一点胃口也没有,饭没入口,人就饱了。

D. 织渔网啊,织渔网,织出一片好风光。

[hide]

答案: 织渔网啊,织渔网,织出一片好风光。

[/hide]

189. 4.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运用了( )辞格。

A. 比拟;对偶

B. 比喻;对偶

C. 比喻;借代

D. 比拟;借代

[hide]

答案: 比拟;对偶

[/hide]

190. 5. “秃头站在白背心的略略正对面,弯了腰,去研究背心上的文字。”主要运用了( )辞格。

[hide]

答案: 借代

[/hide]

191. 1. “吃的是什么?瓜菜豆渣。喝的是什么?清水白菜。穿的是什么?破衣烂麻。住的是什么?墙倒屋塌。做的是什么?如牛赛马。挣的是什么?星点没拿。”上文中没有使用的辞格是( ):

A. 比喻

B. 排比

C. 回环

D. 设问

[hide]

答案: 回环

[/hide]

192. 2. 对下面句子中的辞格及其作用的表述,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那溅起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地纷纷落着。——用了比喻,描写水花的颜色、形状和动态。

B.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用了夸张,说明了六国创业的艰辛不易。

C.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用了对比,写出了山势的逶迤磅礴。

D. 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用了拟人,使说理生动易懂。

[hide]

答案: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用了对比,写出了山势的逶迤磅礴。

[/hide]

193. 3. 对下面句子中的辞格及其作用的表述,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幅青绿山水画。——运用比喻描绘出荔枝树林夜色的浓郁和美好。

B. 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运用拟人来突出大海涨潮时的有力气势。

C. 世间还能有比这居心更险恶的事情吗?我是一辈子没有到过蒙大拿的。——通过设问来揭露资本主义自由竞选的虚伪性。

D. 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通过夸张和比喻描写清朝留学生可笑的打扮和丑态。

[hide]

答案: 世间还能有比这居心更险恶的事情吗?我是一辈子没有到过蒙大拿的。——通过设问来揭露资本主义自由竞选的虚伪性。

[/hide]

194. 4. “线儿缝在军衣上,情意缝进我心里。”这里用的是拈连修辞格。

[hide]

答案: 正确

[/hide]

195. 5. “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主要运用的是排比修辞格。

[hide]

答案: 错误

[/hide]



收藏
文章说明
本文标签:
©版权声明
本站提供的一切试卷均来自网上;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信息来自网络收集,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
评论留言

昵称

试卷网
试卷网
本站专注整合全网学习平台试卷资源,涵盖超星、学习通、尔雅、学起Plus、安徽继续教育、云上河开等平台的海量试题与答案,提供免费下载及在线查询服务。包含期末考试、模拟试题、章节练习等类型,覆盖大学、职业考试、继续教育等多领域,同步更新各平台最新试卷,助力高效备考与学习
  • 文章43829
  • 评论0
  • 微语1
最新评论